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2
  • 2018-06-13
    与千年发展目标的制定相比,联合国2030年议程在制定时面临完全不同的国际战略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相对衰落,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对西方而言,制定和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时的主导地位现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以较小甚至最小成本延续这一主导地位,是整个西方在2030年议程制定过程中的核心关切。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尽可能压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日渐扩...[详情]
  • 2018-06-13
    编者按:2018年,中国主场外交频频展开,那么主场外交区别于一般外交活动的特点是什么?过去5年中国的主场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年11月即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又一重大主场外交的意义是什么? 6月9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文汇报社共同主办第122期文汇讲堂。本次讲座聚焦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邀请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详情]
  • 2018-06-13
    2018年6月12日,日本三菱商事公司全球治理调查部次长小山雅久来访我院,并就李克强总理访日后的中日关系与我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亚太研究中心吴寄南研究员、潘晓明助理研究员进行了座谈。[详情]
  • 2018-06-13
    On June 12, 2018, SIIS President Chen Dongxiao met with Leisbeth Coromoto Berríos León, Consul-General of Venezuela in Shanghai. The two sides had a discussion on China-Venezuela relations and interna...[详情]
  • 2018-06-13
    2018年6月12日,陈东晓院长会见了来访的委内瑞拉驻沪总领事莱斯贝斯•克罗莫托•贝里奥斯•莱昂(Leisbeth Coromoto Berríos León)一行。双方就中委关系、国际形势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牛海彬、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楼项飞也参加了座谈。[详情]
  • 2018-06-13
    2018年6月12日,陈东晓院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蓝星战略公司执行董事丹尼尔•埃里克森与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江时学教授一行。双方就美古关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随后,丹尼尔•埃里克森等同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吴莼思、所长助理牛海彬、美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楼项飞进行座谈。[详情]
  • 2018-06-12
    矿产资源对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大,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易受到资源贸易、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经济等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矿产资源生产国,与中国资源合作进展迅速、合作潜力巨大。但存在着国内政治、法律、民族主义和大国地缘博弈等风险和挑战。对此,中国需要切实推进"一带一路"资源外交与相关国际制度、合作平台建设以...[详情]
  • 2018-06-12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2030年后的全球能源发展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全球能源安全形势也将更加严峻,未来的能源转型和...[详情]
  • 2018-06-12
    在多边气候治理难以突破的情境下,大国的合作领导对于打破困境至关重要,而合作能力、合作意愿以及合作分歧成为影响大国能否形成合作领导的关键因素。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中国、美国和欧盟具有相对突出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愿。虽然三者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都存有分歧,但是中美两国在约束机制设计等技术性问题上更具共识,所以中美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初步实现了合作领导。然而特...[详情]
  • 2018-06-12
    21世纪,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以经济竞争力为主的"硬实力"转移到以突显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层面上。文化因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是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全球城市文化建设对于今后上海全球城市发展极为重要。比较2015~2017年三次针对外籍居民的问卷调查,从数据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变化较大的集中在欠缺一流的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