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1
  • 2018-06-19
    今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将在未来七年内禁止中兴公司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此举在中国和美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后经过双方多轮折冲樽俎,制裁总算得以避免。6月7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政府与中兴公司已达成协议,中兴公司再缴纳10亿美元罚金并改组董事会,然后解除相关禁令。 在...[详情]
  • 2018-06-15
    2018年6月1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上,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并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分别签署了研究合作协议。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为研究院揭牌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黄良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兼“一带一路”金融...[详情]
  • 2018-06-15
    2018年6月7-8日,我院主办的第五届北太平洋北极研究共同体会议在上海举行,该会是为了配合第三轮中日韩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致开幕词,中国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高风作主旨发言,日本外务省北极事务大使山本荣二作闭幕发言。 来自中日韩三国近50名代表出席...[详情]
  • 2018-06-13
    2018年6月13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会见了到访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双方就上海的日本研究发展轨迹、上海的日本研究现状及其未来、中国的日本研究现状及其未来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我院台港澳研究所研究员吴寄南和亚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友骏参加会谈。[详情]
  • 2018-06-13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简称澜湄合作机制)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却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合作架构。澜湄合作机制是在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关系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增长点,反映了各国的外交理念、政策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及优化次区域外交环境和架构的愿望,必将促进各国扩大合作的范围、议题和功能。澜湄合作机制符合本地区合作的现有规范,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相互包容和补充,...[详情]
  • 2018-06-13
    上海城市外交迎合了全球化演进的新时代需要,在对外建立友好城市的布局中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国城市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有选择性地建设了自己的全球布局。上海城市外交布局在东南亚地区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历史和现实中都从次国家的层次上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城市之间的总体友好合作关系。在中国大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上海城市外交也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发挥排头兵和先锋队...[详情]
  • 2018-06-13
    智库影响着美国决策者的政策偏好和政策选择,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总体上,美国智库通过推动官方涉港问题倡议、发布涉港问题研究报告、参与召集涉港问题活动、接受媒体涉港问题采访、出席国会涉港问题听证等方式介入香港问题。美国智库在香港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某种意义上间接扮演了压力集团的角色,影响了美国官方的对港政策,干扰了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并对中国政府对香港的管治造...[详情]
  • 2018-06-13
    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北极政策中的重要倡议,也是新时期"一带一路"海上合作的方向之一。俄罗斯受全面发展俄属北极地区的战略助推,希望借"冰上丝绸之路"确立对北方航道的权利主张并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渠道,但尚受制于俄美地缘博弈常态化、北极法律争议复杂化和航道需求波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冰上丝绸之路"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的重...[详情]
  • 2018-06-13
    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是新时期我国开展"一带一路"海上合作的重要构想。在北极气候变化和影响外溢的背景下,各利益攸关方间逐步形成"复合相互依赖"甚至"衍生性依赖"状态。从广义区域治理的视角看,俄罗斯和中国在战略、需求和环境驱动下构成了对航道开发合作目标、角色和利益的"主观认同",并演化为顶层设计、部门议程、知识先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上的"行动趋同...[详情]
  • 2018-06-13
    构建联合国非洲维和伙伴关系是联合国维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联合国非洲维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联合国非洲维和伙伴关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联合国维和体系内部的伙伴关系、联合国与非盟的伙伴关系、联合国与非洲新的安全范式的伙伴关系等方面。非洲维和伙伴关系的建设对安理会大国的意愿、维和决策中各相关方的协调、联合国维和的功能和角色转换以及非洲自身的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