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2
  • 2019-06-11
    2018 年民进党当局对外关系继续呈现倒退和缩限态势。一年来,民进党当局在对美关系上不断释放危险信号,在对日关系中进展有限,“新南向政策”推进则疲态尽显。此外,2018年有3 个国家相继与台湾当局“断交”,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继续将台湾当局拒之门外,充分说明国际社会“一中框架”更加稳固,民进党当局的对外政策已陷入重重困境。 [详情]
  • 2019-06-11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测算,到2065年日本全国人口将从2017年的1亿2600万降至8807万,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近40%。 这一迅猛加剧的老龄化势头,无疑将对日本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除了最明显的需求下降以外,由于供大于求,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将不得不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同时,企业还须确保最低限度的利润,就只能在降低人工开支上做文章,这势必导致工薪阶层...[详情]
  • 2019-06-11
    6月5-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涅瓦河畔刮起“中国风”,这是笔者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参会期间最直接的感受。 中国面孔、中国元素和中国议题成为论坛的绝对主角;习主席的大会发言和问答环节引发各界热议;中俄商务对话、第二届中俄能源商务对话等活动座无虚席;在世界经济、俄罗斯经济、俄美商务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等分论坛中,中国话题也成为讨...[详情]
  • 2019-06-11
    安倍内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从冷漠到有条件地加以呼应,是日本国内开始正视中国发展和重视对华关系的氛围在政策层面上的积极投射。合作方式上,日本侧重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围绕具体项目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商务合作;合作形式上,以企业合作为主;合作领域上,除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集中在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和提高物流网便利性方面。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转变,一方面是对华示好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安倍内阁...[详情]
  • 2019-06-1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程中,中非海上互通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中国以印度洋沿岸港口为重点,在非洲沿海建设、投资与运营部分港口项目,并与集疏运通道与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推动非洲区域互通与中非海上互通。在此过程中,中非海上互通面临武装冲突等安全风险以及恐怖主义势力与海盗活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的威胁。中国政府和企业需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与安保体系、加强中非安全与海事合作,并发挥全球性多边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作...[详情]
  • 2019-06-11
    “港独”作为一种极端思潮与政治破坏运动已然存在,其并不具备基本的现实可能性,但对香港社会的稳定和“一国两制”在港实践带来了严峻挑战。“台独”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民进党上台,“台独”势力有所膨胀。近年来“港独”与“台独”出现合流趋势,在价值观上试图联合构建反国家的意识形态共同体,在抗争方式上互仿以破坏当地正常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在人员动员上均将青年视为分裂运动的主力军。“两独”合流的种种行径对维护中国国...[详情]
  • 2019-06-11
    On June 10, 2019, Ms. Andrea Brinza, Vice-President of the Romania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sia Pacific, visited SIIS. Dr. Zha Xiaogang from the Center for West Asian & African Studies of SIIS...[详情]
  • 2019-06-11
    On June 5, 2019, a deleg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cholar Laureate Program of Envision EMI visited SIIS. Prof. Yu Hongyuan,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studie...[详情]
  • 2019-06-10
    2019年6月10日,罗马尼亚亚太研究所副所长Andrea Brinza来访我院。与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召集人查晓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副主任龙静、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晓明就一带一路对中欧关系、欧洲政治的影响进行了交流。[详情]
  • 2019-06-10
    2019年6月10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Cathleen Kantner来访我院,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副主任龙静等就人道主义军事干涉、跨国政治交流、欧盟身份认同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