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1
-
北约议员代表团来访 【其它】2019-06-142019年6月14日,北约议员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并与我院学者就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俄关系等议题交换了观点。陈东晓院长主持座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副主任龙静,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查晓刚、薛磊等参加了交流。 [详情]
-
当前国际大格局的变化、影响和趋势 【??】2019-06-13西方主导了500 年的国际大格局在二战结束时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力量经过70 多年发展而逐步壮大,已经超越了临界点。估计大约再过30 年,非西方力量将与西方力量并驾齐驱,共同形成总体稳定和基本均衡的国际大格局。但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徘徊期,国际力量对比进入盘整期,国际机制建设进入爬坡期,困难和挑战较前更多也更为严峻。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主要力量需要排除干扰,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充分认识国际形势的...[详情]
-
从“ 非洲契约”看德国对非洲政策的转型* 【??】2019-06-13德国于2017 年担任二十国集团会议主席国时推出了“非洲契约”,标志着德国突破了长期以来坚持的基于价值和利益双导向,以及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和欧盟框架下开展对非合作的政策传统,更加注重现实利益导向和增强德国在全球发展治理中的影响力。“非洲契约”和“非洲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了德国对非政策的新框架,展现出德国更为积极主动的全球发展领导者和责任承担者的形象。德国对非政策的转型动力来自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多重因...[详情]
-
美国对东南亚“再保障”政策析论 【??】2019-06-13美国正在调整其亚洲及东南亚战略,对东南亚实施“再保障”政策。这是在国际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调整,基本宗旨是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架构中的领导地位,削弱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重塑其东南亚政策,可能要强迫东盟国家领导人作出战略选择,减少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将通过改进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加强盟友和安全伙伴关系建设、强化南海航行自由、推进经济合作、推行自由民主价值观...[详情]
-
保持高度战略定力推进中日关系转圜 【??】2019-06-13中日关系在陷入持续多年的僵冷状态后,自2017 年下半年起出现明显回暖迹象。这是两国高层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后顺应时代潮流和人心所向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由于两国间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加上国际上大国博弈的影响,中日关系回暖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进入“小阳春”以后随时有可能遭遇冷气旋而出现“倒春寒”。有鉴于此,亟需保持战略定力,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尽快使中...[详情]
-
2019-06-13日本认为虽然在综合国力上相对中国处于劣势,但在亚太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确立对华制度优势、获取规则收益的机会窗口仍在。因此,安倍政府在区域一体化政策上采取了先TPP 后RCEP 的次序选择,意图让TPP 扮演向RCEP 输出规则的桥梁角色,牵引RCEP 实现TPP 那样的高自由化率。这导致了RCEP 谈判在“急进”与“渐进”之间竞争激烈,即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坚持“毕其功于一役”的立场,而以中国为代表...[详情]
-
2019-06-122019年6月11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合作举办的“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峰会及2020年气候政治前瞻”专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生态环境部、中联部、科技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围绕联合国秘书长峰会的展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行动领域、秘书长峰会与COP25、2020年...[详情]
-
我院召开“蔡英文当局南海政策”研讨会 【其它】2019-06-122019年6月10日下午,我院召开“蔡英文当局南海政策”小型研讨会。会议由严安林副院长主持,来自我院、东亚研究所、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上海台研会和上海台研所的学者出席并发言。[详情]
-
安倍“蹚浑水”还是为了自己 【??】2019-06-12为调停日益加剧的美伊矛盾,缓解海湾紧张局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本月12日至14日前往德黑兰,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会晤。这是日本首相时隔41年后再次访问伊朗。 据日本官方消息,11日上午,安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通话,就伊朗问题进行了访前的最后沟通。 美国于去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随即又对伊朗军事施压和经济制裁“双棒并举”,近期美不断向波斯湾调集航母...[详情]
-
2019-06-112018 年底“九合一”选举及结果,改变并翻转台湾的地方政治版图,开启了未来台湾政局演变新趋势。2019 - 2020 年,“两党政治”依旧是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的基本格局,“白色力量”难以成为与蓝、绿两大势力相抗衡的“第三势力”; 卓荣泰就任民进党党主席后,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参选2020 年的可能性大增; 国民党谷底翻身,气势上升,依然是牵制民进党的最大力量; 柯文哲阵营自2019 年初积极备战202...[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