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for the keyword:
Total:11634 Article Time consuming:00:00:00.02
-
2015年日本经济走势差强人意 【Comment】2016-01-25支撑长寿社会,创出新商机;农业更自由地改革开放;电力煤气行业的更自由化革命;欢迎光临日本;将日本作为门户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里敲入放心和信赖的日本标记;让日本成为世界的中心。 针对这16个领域政策框架,上述2015年12月24日内阁会议通过的2016财年国家预算方案中,配备了1,351亿日元,首先对以下领域进行重点投资。 对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其在该领域的生力军-中小创业风险企业投...[Details]
-
《地方参与中非合作研究》 【Book】2016-01-25进入新世纪以后,中非合作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被放到了镁光灯前和放大镜下观察。尽管西方正系统化和理论化对中非关系的攻击,但其批评的核心逻辑在中非关系的雄辩事实面前正陷入停滞并逐渐转向防御。本书系统地探讨了在中非合作中,地方参与的贡献[Details]
-
2016-01-25o;s economic base and it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market, and which Guangzhou may join in the future.Shenzhen has emerged as China’s priciest real estate market, with average home prices soaring ...[Details]
-
抓住伊朗发展机遇,推进平衡、积极的中国中东外交 【Comment】2016-01-23伊朗是习主席新年伊始中东三国之行的收官之站。在访问了沙特、埃及两个逊尼派阿拉伯大国,并在阿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后,对中东地区正在强势崛起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什叶派、波斯大国伊朗的访问也非常值得关注。特别在适逢沙特、伊朗断交,地区教派矛盾处于胶着态势的当下,西方舆论或质疑中国在中东开展平衡外交的可行性和成效或在揣摩中国未来会站在哪边。其实,“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Details]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Comment】2016-01-22此次习主席访问中东的第二站是埃及。这不仅是习主席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访问埃及,也是埃及新议会选举后第一个到议会进行致辞的外国国家元首,故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首先,习主席访问埃及是对埃及中东大国地位的充分肯定。在中东地区,埃及长期以来就与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等并列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大国。但是在阿拉伯之春之后,埃及由于受到政权更迭、军事政变、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影响,实力受到一定冲击。故而在最近几年...[Details]
-
习主席中东之行突显大国外交姿态 【Comment】2016-01-22最近一段时间,沙特与伊朗断交事件持续发酵,为动荡中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习主席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开启其以国家元首名义出访的首个中东之行,且到访国家除埃及外就包括沙特和伊朗,自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及对中国中东外交的诸多想象。 笔者以为,此次出访时间的选择与沙伊关系矛盾的恶化并无直接联系。事实上,在沙伊矛盾激化之前,高访计划早已制定完成了。关键是,在形势突变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Details]
-
低调但积极的“中国方式” 【Comment】2016-01-21习近平主席对中东三国的访问,不仅将促进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更将彰显中国在中东地区低调但积极的建设性角色。近年来,美国奥巴马政府多次或明或暗指责中国是中东地区的“搭便车者”。这些指责完全站不住脚。中国非但没有“搭便车”,相反是中东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低调但积极的提供者。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向中东地区多次派遣巡航舰队,打击索马里海盗;中国也是联合国框架下向中东地区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Details]
-
建设中沙“四好伙伴”关系 【Comment】2016-01-201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沙特对地区内整体推进“一带一路”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将沙特设为此次访问的首站体现了中国对沙特的高度重视。通过访问沙特,我们期待两国能够在多个领域扩大合作和交流,共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一带一路”项目在地区内的整体推进,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沙特拥有全球最大原油储备,也是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每天生产石油达到1200万桶以上...[Details]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Paper】2016-01-18
-
解析日本知识产权新政 【Paper】2016-01-18为提升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及国内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宏观经济的全面复苏, 日本政府寄希望于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日本不断推进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进程,鼓励日本企业在海外积极维权。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改革,既满足了日本国内经济界的迫切要求,也符合日本谋求经济利益和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适应国际知识产权问题的新发展环境、满足TPP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华竞争的战略考虑等因素,仍是未来日本改革并落...[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