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for the keyword:
Total:11634 Article Time consuming:00:00:00.01
-
开创亚洲新未来,中国的担当 ——写在博鳌论坛开幕之际 【Comment】2016-03-18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将于3月22-2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 从2014年的博鳌论坛以来,这已是第三次在年会的议题上冠以相同的主题词。2014年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增长新动力;”2015年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显而易见,会议的主办者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聚焦同一主题,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集思广益,以便取得尽可能多的共识,共同推动...[Details]
-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战场转移到谈判桌 【Comment】2016-03-18摘要:俄罗斯宣布从叙撤军,并不意味着会减弱对叙问题的作用和影响,而是表明俄罗斯已将在叙利亚问题的关注焦点从战场转移谈判桌上。俄罗斯总统普京14日“突然”宣布从叙利亚撤军的消息,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分析人士对此“倍感意外”甚至“大跌眼镜”。但笔者以为,除了没有任何事先吹风和征兆的撤军命令以及说撤就撤的节奏来得有点突然之外,其撤军行动本身并不出乎意料。因为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Details]
-
中非合作论坛十五年:成就、挑战与展望 【Paper】2016-03-18自成立以来的15年,中非合作论坛在促进非洲发展和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推动和塑造南南合作、构建中国主导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对非合作的水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来源于其凝聚了中非合作的核心原则和共识、为非洲国家提供可以借鉴的国家建设经验、重视务实合作、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战略。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累积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中非合作论坛未来发展的重要压力...[Details]
-
全球核安全治理机制:未来在何方? 【Comment】2016-03-11核武器诞生以后,国际社会就开始探索如何管理和控制这种能量巨大,却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技术。其间,国际社会就核问题形成了一定共识。首先,核能从总体上说是一种科技进步,如果使用恰当,核能可以为人类增添福利。因此,国际社会并不禁止为民用目的开发核能,发展民用核能甚至被用作激励机制。其次,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核能的军事运用可能给国际和平和安全带来重大风险,应该加以控制。为此,国际社会要求1967年1月...[Details]
-
中美何以能和平共处?——英德、美苏关系的历史启迪 【Paper】2016-03-10研究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具有紧迫性,而一战前的英德和二战后的美苏两个案例都具有借鉴意义。着眼于历史,一战前的英德和二战后的美苏均实现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共处,这值得汲取经验并吸取相关教训。中美要实现和平共处,从中国的角度看,应塑造两国共同利益,使其转化为和平共处的正资产。中国应在事关其核心利益的周边问题上绝不妥协,通过战略压力迫使美国尊重中国的地区权益,避免美国过度逼迫中国而导致两国擦枪走火。此外...[Details]
-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转型 【Other】2016-03-10随着诸多新型流行病的蔓延,全球卫生治理日益被安全化。但这一努力效果并没不明显,既未消除南北垂直落差,也未改变部门化的主导路径,其核心原因在于:治理施动者即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权威下降,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诸多治理机制相互嵌入,复杂性提升;安全化所构建的科学主义,缺乏信息和数据支撑。因此有必要通过去安全化,搭建完整的全球政策框架和自下而上的多层治理结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了全球卫生治理...[Details]
-
坦桑尼亚中资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评估 【Paper】2016-03-10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其在非洲的行为受到的批评和质疑也不断增加。按照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文章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角度对坦桑尼亚的中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尽管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不足,但应正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避免仅就企业谈社会责任,而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步评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坚持有限原则。宏观上,中国企业通过援助...[Details]
-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官方发展援助的变革 【Paper】2016-03-10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是一个具有真正变革意义的国际发展框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官方发展援助提出重大挑战:其庞大、复杂的目标体系对后者的数量和规模提出新要求;其三大范式变迁对后者的分配提出新挑战;其对各层面发展资金的协同增效要求对后者提出更高标准;而愈加复杂的发展筹资体系也对后者提出新挑战。为应对2030年议程带来的挑战,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正积...[Details]
-
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影响及后续作为 【Paper】2016-03-10IPCC是国际社会参与气候变化评估的重要平台,其历次评估报告都直接推动了国际气候谈判进展,也推动了气候公约的签署和通过以及气候治理机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了IPCC的历次评估,参与的专家数量不断上升,参与的人员结构日趋优化。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优势亦不明显。通过长期积极参与,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影响不容小觑,在促进报告遵...[Details]
-
巴黎气候大会后的中美气候合作 【Paper】2016-03-10作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领域,气候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次要到主要,从边缘到核心的转变过程。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和最主要经济体,双方自2009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无疑对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巴黎协定》的顺利签订作出了积极贡献。尽管仍存在诸多分歧、面临诸多挑战,但巴黎气候大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也对未来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做出了重要安排。因此,在《巴黎...[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