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2
-
2014-11-10tions. Speaking of the China-U.S. relations, the two countries are used to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 geo-strategic leverages and highlighted issues. While these conventio...[详情]
-
2014-11-062014年APEC周已经启动。中国是2014年APEC峰会和系列会议的主办经济体。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外交话语诉求日益强烈,主场外交则给中国提供了机遇,用以提升国家在区域合作秩序构建中的话语地位。尽管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 “国强必霸论”、“中国威胁论”、“国企不公平竞争论”、“贸易失衡制造者”等针对中国的不良话语在亚太地区依然存在,给中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话语权是...[详情]
-
2014-11-06l;ade of the FTAAP negotiations, Washington has reportedly pushed to have two provisions from the draft of the APEC final communiqué to be dropped. The goal has been an APEC statement that w...[详情]
-
全球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的合作与博弈 【??】2014-11-05随着互联网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国家对高度依赖网络的不安全感也日趋增加,由此引发的国家间冲突使制定全球网络空间规则显得非常必要且迫切。在应对网络有组织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中,以国家间合作为主流,而一般性网络冲突和网络战则体现出国家间利益的博弈。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主要围绕技术、军事安全和对策三个层面展开博弈。国家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欧洲对互联网主导权的争夺以及美欧与中俄在治理理念和模...[详情]
-
太空安全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2014-11-05《外层空间条约》所确立的太空“全球公地”性质正遭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日益依赖太空;另一方面,太空技术也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国家军事和安全战略的赋能器,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器。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为此,国际社...[详情]
-
2014-11-05外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的第四空间。自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外层空间法应运而生。在此后的近60年时间里,外层空间法先后经历了条约法时代、软法时代和后软法时代,分别反映了美国与苏联、航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美欧和新兴航天国家之间的三次历史性博弈。围绕空间法律秩序的塑造,各国均以空间法学说为武器进行博弈,进而也催生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空间法学说。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50余年发展,取得了举...[详情]
-
美国的全球战略公域焦虑及中国的应对 【??】2014-11-05与国际社会相比,美国更侧重从战略和军事意义上讨论“公域问题”,并表现出明显的战略焦虑。但客观上,在其所界定的海洋、大气空间、外空和网络空间等四个全球战略公域中,美国都拥有重大甚至全面优势。因此,美国对全球战略公域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想象。一方面,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已经由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全球性问题转向预防新兴大国崛起挑战其全球领导地位。另一方面,...[详情]
-
基于亚洲新安全观的克什米尔问题解决方案 【??】2014-11-05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核心问题,其间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阻碍了印巴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各利益攸关方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尝试包括来自印巴双边的谈判方案、联合国的公投方案和外部大国的介入方案。鉴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印巴国力差距持续拉大以及由此而来的认知和心态的重大变...[详情]
-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反思与超越 【??】2014-11-0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规模扩张,既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也导致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对乐观情绪。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大都偏重于经济与金融因素,很少涉及政治和军事维度。通过对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大国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受一国经济规模的决定性影响,也需要政治、军事等其他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支持。基于对这一历史分析的冷静反...[详情]
-
2014-11-05“中国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为了避免陷入术语之争的陷阱,有必要对“中国模式”一词进行逻辑分析,借以廓清理论探讨的界限。从哲学角度考量,“中国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体论的“中国模式”;第二层次是认识论的“中国模式”;第三层次是价值论的“中国模式”。三者都可以通过其先行概念——“中国崛起”予以界定。相应地,研究“中国模式”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证本体论的“中国模式”客观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