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2
  • 2017-04-17
    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对于特朗普政府就职以来的首次中美元首会晤,中方和国际社会对会晤寄予厚望。郑泽光副部长在吹风会上表示,会晤对确定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方向、推动两国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舆论总体上支持中美元首尽早会晤...[详情]
  • 2017-04-17
    在英国脱欧即将正式启动、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名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世界形势下,今年的博鳌论坛聚焦“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努力为推进全球化出谋划策和构建新的共识。“逆全球化”现象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思 当前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各国都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进而对全球化中的主要贸易国美国和英国的态度变化颇为忧虑。...[详情]
  • 2017-04-14
    On April 14th, 2017, SIIS President Chen Dongxiao met with Mr. In Kook PARK, President of the Korea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and his colleagues. The two sides had a discussion on the security ...[详情]
  • 2017-04-14
    2017年4月1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会见了来访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事务总长朴仁国一行,双方就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及朝核问题进行了交流。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吴莼思,研究人员薛晨参加了会见。[详情]
  • 2017-04-14
    统制修宪进程 总统制最早在2005年由时任司法部长杰米尔•齐切克提出,并得到当时还是总理的埃尔多安的支持。2011年大选胜选后,正义发展党正式将总统制修宪提交议会讨论,被宪法专门委员会驳回。2014年埃尔多安当选首位直选总统,总统制修宪成为正发党此后参加大选的最核心议题之一。2016年5月,抵制总统制修宪的前总理达武特奥卢辞职,耶尔德勒姆继任,正发党明显加快了修宪...[详情]
  • 2017-04-14
    2017年4月1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北京举办“大国对非合作战略与政策比较”研讨会。上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致开幕辞并作会议总结,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大使受邀就中国对非政策做专题报告。来自外交部、商务部、科技部、卫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非发展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近30位国内知名...[详情]
  • 2017-04-14
    2017年4月12日,甘肃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原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在我院作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医药走出去”的专题讲座。陈东晓院长主持讲座。刘主任从“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以商扶贫”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的现状、机遇与挑战。[详情]
  • 2017-04-14
    2017年4月13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与上海财经大学樊丽明校长代表双方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上研院杨剑副院长、严安林副院长及院长助理叶青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就今后加强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业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一致,并对构建合作机制和资源配置等问题展开交流。[详情]
  • 2017-04-14
    指数正被日益广泛地运用在全球治理实践中。指数的基础是原始数据,关键在于相关理论逻辑,核心是其背后承载的治理理念。指数在全球治理实践中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监督治理进程,降低国际机制运行成本,促进国际机制间互动,巩固和推广相关治理理念。然而指数也可能为构建者用以推进私利,损害治理实践。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机构)在指数构建中占据绝对优势,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其流弊亦多。鉴于此,中国相关机构...[详情]
  • 2017-04-13
    外宾的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习特会”取得圆满成功。万众瞩目之下,中美元首的这场会晤“无意外”,与特朗普当选后的意外连连相比,反而给分析人士带来了震撼。 去年12月初,特朗普打破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的禁忌,接听来自台湾的祝贺电话,并以“台湾总统”称呼蔡英文,使世人跌破眼镜;其后他接受媒体访问时,又语出惊人,称“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必须受‘一个中国’政策的束缚,除非我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