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3
-
2017-05-312017年5月23日-27日,我院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布什学院开展研究生人文交流活动。在为期5天的交流活动中,我院研究生与布什学院研究生共同参加多场学术报告和参访活动。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作了题为“中国外交与中美关系”的专题讲座。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梅俊杰作题为“经济史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专题讲座。学生团还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同该校学生进行了交流,上外国关学院副院长刘宏松作关于中国与...[详情]
-
2017-05-27On May 27, 2017, Prof. Mikkel Rassmussen,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visited SIIS. He had a discussion with Prof. Zhang Yinghong, Prof. Ye Jian...[详情]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学者来访 【其它】2017-05-272017年5月27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政治系主任拉斯姆森(Mikkel Rassmussen)教授来访上海国研院,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叶江研究员及方晓博士就中欧关系、欧洲区域研究以及今后的研究合作等展开交流。[详情]
-
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G20 【??】2017-05-27G20推动中国从全球治理的外围走向中心,并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中国的参与也增强了G20在全球治理领域内的合法性和影响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切入口在于全球经济治理,但又不局限于全球经济治理,呈现出以发展为主线同时推进各领域全球治理的特征。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理念,以平等、开放、合作和共享为治理准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含金融、贸易投资、...[详情]
-
2017-05-26On May 22-23, 2017, SIIS held the third annual seminar on the Middle East at Strategic Crossroads: the Change of Regional Order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IIS President Chen Dongxiao and Prof....[详情]
-
2017-05-262017年5月22-23日,第三届“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中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地区秩序变革和‘一带一路’推进”。上海国研院院长陈东晓和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分别致辞,中国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崔巍参赞作主旨发言。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土耳其、伊朗、沙特、阿联酋和摩洛哥等中东国家的学者以及中国外交部、智库和高校的3...[详情]
-
2017-05-26编者按:5月22日,上海市外办、上海市友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一带一路’中的民间外交——上海的实践”研讨会,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民间外交如何促进民心相通,上海的民间外交工作如何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研讨会间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进行了专访,他全程参加了前不久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详情]
-
日本加入亚投行有新动向但未形成共识 【??】2017-05-26一、日本为加入亚投行放出了今后可进退自如的政治气球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在出席5月14-15日由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对中日两国媒体表示,日本加入亚投行是有可能的,日本应早日决断加入亚投行的谈话内容,被中日两国媒体广泛报道引用,引起了两国和国际社会的观察和猜测,日本政府是否在近期内松动了原先的立场,转变了之前谨慎戒备的态度...[详情]
-
2017-05-26方,力求用和平的外交手段缓和事态,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也有国家却视之为机会之窗,不但动作频频地猛刷存在感,还意欲乘机突破军事禁区,以重塑国内政治。毋庸讳言,后者指的正是日本。 5月1日,中谷元和小野寺五典这两位前防卫大臣和前防卫副大臣长岛昭久在美国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就安倍内阁的朝鲜政策发表演讲时称,朝鲜半岛目前面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紧张的局势...[详情]
-
参与北极治理,中国科技率先破冰 【??】2017-05-26来阻止开发和外部参与;俄罗斯强调主权和安全,但非常重视利用和发展;北欧五国冰岛、挪威、芬兰、瑞典、丹麦等,强调环境保护和开发的有效平衡,围绕北极治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包括与中国等域外国家的合作。 冷战时期,美苏均建立起相互战略核威慑。由于北冰洋区域是连接三个大陆最直接的交汇点,在格陵兰,美国部署的战略导弹可打到苏联,苏联的战略核武器同样时刻瞄准着北冰洋对岸的美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