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共计:11634 条 耗时:00:00:00.02
  • 2019-07-16
    G20峰会28日在日本大阪开幕,这是G20机制自创设以来首次登陆日本。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此次峰会的战略期待也愈发清晰可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日本外交新突破。自2012年末安倍政府启动以来,实现日本“大国外交”始终是安倍的主要政治要务之一。由此,外交一直是安倍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与落脚点,甚至不时通过抛出吸引眼球的新外交理念,如“俯瞰地球仪外交”“积...[详情]
  • 2019-07-16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表现。国际格局一旦形成,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持续发挥作用,但国际格局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深刻认识国际格局的变与不变,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明确战略方向、增强战略定力。 审视当今国际格局,可以发现其中总是交织着变与不变。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但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壮大,国际力量对比加快调整。数十年来...[详情]
  • 2019-07-16
    7月3日上午,由上海市外事办等单位主办的《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在上海档案馆开幕。作为主办方之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院长,陈东晓以嘉宾身份出席仪式,并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专访。以下为报道全文。 "图片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与美国交流史中的许多第一次:中美通航后经停两地的首航班机和邮轮;首次赠送给美方的一张新中国股票;第一次医...[详情]
  • 2019-07-16
    近日,随着伊朗宣布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浓缩铀存量上限,波斯湾战云密布,引发全球关注。 尽管美国和伊朗两家的“口水战”打得不亦乐乎,战争边缘政策不断升级,但如无突发事件推动,短期内爆发地区热战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从伊朗方面来说,尽管频频做出强硬表态,但伊朗还是有所节制和保留的。首先,尽管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将伊朗的违约与伊朗发展核武器划上等号,但是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详情]
  • 2019-07-16
    6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大阪,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出席此次峰会受到日本各界期待,期待能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发展。 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当前两国关系已重回正常轨道,重现积极势头。中日两国不但互为重要邻邦,且利益高度交融,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中日关系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详情]
  • 2019-07-15
    2019年7月4日,中远海运能源运输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林楠和战企部副总经理陆凡来访我院,与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助理赵隆、副研究员毛瑞鹏就世界能源治理、北极能源合作以及未来两个机构的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详情]
  • 2019-07-12
    2019年7月12日,严安林副院长会见了来访的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中美交流基金会高级驻美代表腾绍骏。双方就当前香港局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看法。台港澳研究所所长邵育群、助理研究员张建、郑英琴、季伊昕参加座谈。[详情]
  • 2019-07-12
    From July 9-10, 2019, Prof. Yang Jiemian, chairman of SIIS academic affairs council attended the “US-China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Forum: What Now, What Next” and delivered a keynote speech on Ch...[详情]
  • 2019-07-12
    2019年7月10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连生率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所代表团一行七人来访我院,与我院杨剑副院长,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等就上海能源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交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指标部经理李雷、我院公共政策所周亦奇助理研究员等参加座谈交流。双方表示,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发挥平台、专业、国际视野和智库优势,共同助推...[详情]
  • 2019-07-11
    2019年7月4日,奥地利和平与冲突解决中心高级研究员Pascal Abb来访我院,同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薛磊、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曹嘉涵、助理研究员周亦奇就冲突预防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交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