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巴马讲话看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困境
2013-09-02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誓言对叙利亚政府进行军事打击的言论充斥在全球国际新闻的各个版面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一些西方政要言之凿凿,指责阿萨德政权对8月21日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负责,并反复保证情报的可靠性,透露出来的伤亡情况甚至精确到了人数。从舆论的准备来看,美国和其盟友似乎做好了军事打击的准备。但是,军事行动易发而难收,美国政府不仅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也面临着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呼声。实际上,从两年多前叙利亚危机爆发开始,奥巴马政府就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的两难困境,在军事介入与否的问题上走钢丝。即使到了目前似乎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奥巴马内心远不如他的表态来得坚定。这从他8月31日在白宫就叙利亚问题发表的讲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奥巴马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美国力量的强大,但这恰恰反映出美国对中东局势掌控力的下降。目前美国中东战略最大的矛盾是其战略利益和实现这种战略利益的能力之间的差距。由于战略能力的下降,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缺乏战略规划,越来越采取务实主义的立场,因此,在处理中东危机的时候,美国往往忙于事后的应付和“救火”。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显示自身综合实力的最高境界,当美国只能通过夸耀自身军事实力甚至“撩起袖子”“赤膊上阵”才能恐吓住对手的时候,美国在地区的威慑力已经大大衰落了。奥巴马在讲话中夸耀了美国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我们已经做好了在任何时刻发动军事打击的准备。”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是否有军事打击的能力,而是用军事手段是否能够达到美国想要达到的战略和政治目的。
面对当前的叙利亚化武危机,尽管西方舆论上似乎喊打声一片,但是事实上,西方世界内部的意见也是分裂的,英国国会8月29日投票否决了首相卡梅伦对叙利亚动武的提案,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日前也表示,北约将不参加针对叙政府的军事行动。目前已至少有12个北约国家表态,不经安理会批准不会参与这一行动。在美国的中东盟友内部,意见也有分歧,约旦已经明确表示,约旦决不会成为对叙利亚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平台。在美国国内,反对奥巴马动武决定的意见在政治阵营的两端都存在。反战人士认为,伊拉克战争结束了,美国正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应该吸取教训,不能再陷入新的战争之中。鹰派人士则认为,面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仅仅采取有限的惩罚性和威慑性的军事行动是不够的,如果采取军事行动是因为化学武器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那么相比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经造成的十数万的平民伤亡,美国是否应该纠正过去的错误,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干预活动去推翻阿萨德政权呢?正是由于国内意见的不统一,奥巴马在讲话中用大量的篇幅夸耀了美国的民主,用民主的规范话语来掩盖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利益和分担自己在动武问题上的巨大压力。
历史的经验已经表明,军事手段只能用于解决军事上的目标,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一系列事态发展都已经证明了这点。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质问奥巴马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所说的,“我们要想想,在过去十年里,世界各个地区已有多少次武装冲突与美国有关了?这些冲突最终又有哪一次解决了问题?”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无人明知故犯,可是实际经验往往与之相反,当前的局势将美国再次推向了“明知故犯”的困境之中,军事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美国的地区威慑力,但是改变不了美国在中东战略经营能力和软实力下降的趋势。
奥巴马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美国力量的强大,但这恰恰反映出美国对中东局势掌控力的下降。目前美国中东战略最大的矛盾是其战略利益和实现这种战略利益的能力之间的差距。由于战略能力的下降,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缺乏战略规划,越来越采取务实主义的立场,因此,在处理中东危机的时候,美国往往忙于事后的应付和“救火”。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显示自身综合实力的最高境界,当美国只能通过夸耀自身军事实力甚至“撩起袖子”“赤膊上阵”才能恐吓住对手的时候,美国在地区的威慑力已经大大衰落了。奥巴马在讲话中夸耀了美国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我们已经做好了在任何时刻发动军事打击的准备。”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是否有军事打击的能力,而是用军事手段是否能够达到美国想要达到的战略和政治目的。
面对当前的叙利亚化武危机,尽管西方舆论上似乎喊打声一片,但是事实上,西方世界内部的意见也是分裂的,英国国会8月29日投票否决了首相卡梅伦对叙利亚动武的提案,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日前也表示,北约将不参加针对叙政府的军事行动。目前已至少有12个北约国家表态,不经安理会批准不会参与这一行动。在美国的中东盟友内部,意见也有分歧,约旦已经明确表示,约旦决不会成为对叙利亚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平台。在美国国内,反对奥巴马动武决定的意见在政治阵营的两端都存在。反战人士认为,伊拉克战争结束了,美国正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应该吸取教训,不能再陷入新的战争之中。鹰派人士则认为,面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仅仅采取有限的惩罚性和威慑性的军事行动是不够的,如果采取军事行动是因为化学武器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那么相比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经造成的十数万的平民伤亡,美国是否应该纠正过去的错误,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干预活动去推翻阿萨德政权呢?正是由于国内意见的不统一,奥巴马在讲话中用大量的篇幅夸耀了美国的民主,用民主的规范话语来掩盖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利益和分担自己在动武问题上的巨大压力。
历史的经验已经表明,军事手段只能用于解决军事上的目标,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一系列事态发展都已经证明了这点。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质问奥巴马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所说的,“我们要想想,在过去十年里,世界各个地区已有多少次武装冲突与美国有关了?这些冲突最终又有哪一次解决了问题?”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无人明知故犯,可是实际经验往往与之相反,当前的局势将美国再次推向了“明知故犯”的困境之中,军事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美国的地区威慑力,但是改变不了美国在中东战略经营能力和软实力下降的趋势。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