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 张建
- 副研究员
- 欧洲研究中心
- 台港澳研究所
-
zhangjian@siis.org.cn
zhangjian@siis.org.cn
- 当前全球安全需求的增生与变异
- 从渔业问题看北极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 东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前景
- 议题设定和全球治理——危机中的价值观碰撞
- 全球治理中的金砖国家:一支进步性力量?
- 推动构建和谐共赢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制
- 国际气候谈判技术转让议题
-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与第一承诺期的差异辨析
- 气候变化应对的双均衡建构——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 中国应对突出海洋问题的国际法论析
- 西方别再试图“以花生换钻石”
- 丰富资源引发北极各国主权争议
- 群策群力共筑新型海洋安全
- 对金砖国峰会与印度的期望
- 从概念转向机制
- 世行行长之争是全球治理现状的缩影
- 北极事务离不开中国
- 货币贬值凸显金砖国家发展困境
- 中国为何要参与北极事务?
- 欧盟:实现一体化“雄心”很累
欧盟想进美国的后院?
张建
2010-05-24
在一定程度上,欧盟与拉美的关系正在加强。不过,仍有诸多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欧盟在拉美的利益存在,首先当然受制于美国。
5月17日-18日,第六届欧盟-拉美峰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推动双边贸易共同促进经济恢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欧盟在拉美具有传统利益。然而,随着以中、俄、印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纷纷扩大在拉美的利益存在,美国也积极调整政策修复恶化的美拉关系,拉美成为国际主要大国力量竞争的重要舞台。宗主国情结难散的欧洲也不甘于做配角,更不想将在拉美的利益拱手相让,也积极调整拉美政策,通过投资、贸易、援助、治理等软手段积极扩大在拉美的利益,提高欧盟在拉美的影响力。
在1999年的首届欧拉峰会上,欧盟与拉美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经过多年来一系列的政策调整,目前,欧盟与拉美已经通过区域间、次区域和国家间的固定对话机制建立了两大地区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区域间层面,大力推进欧拉峰会,将其作为欧盟对拉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拉峰会是欧盟与拉美之间最重要的对话机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这一峰会的首倡者,他的深意在于“重新推动两个大陆之间的关系,与美国在拉美的雄心抗衡”。在次区域层面,与拉美重要的组织/集团建立制度化的对话机制。目前,欧盟已与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里约集团和中美洲等四大区域集团建立了制度化的专门对话机制。在国家层面,重视与拉美地区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欧盟根据其与大国利益的大小和拉美大国实力的变化,重点选择巴西、墨西哥作为其在拉美的“战略伙伴”。欧盟积极调整拉美政策,提高拉美在其外交议程中的优先性,在一定程度上,欧盟与拉美的关系正在加强。
不过,仍有诸多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欧盟在拉美的利益存在,首先当然受制于美国。自门罗主义以来,美国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一些拉美国家自身也乐于追随美国。欧盟在美国后院扩张利益必然会影响美国的利益,美国岂会视而不见?冷战结束以来,欧盟的综合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在安全上“严重”依赖美国的欧盟,却不敢在国际舞台上公开得罪美国。同时,美国也不甘心坐视欧盟“蚕食”自己在拉美的战略利益,坚决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欧盟与美国在拉美已经产生矛盾、摩擦和竞争。欧盟在拉美同美国的利益竞争中缺乏足够能力与底气。
其次,拉美在欧盟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先顺序中仍处于边缘。近年来,欧盟将内部整合、加强同中印等新兴大国关系、调整同美国的关系等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当前,欧盟自身也危机重重,更无暇顾及拉美。从欧拉经贸关系来看也是如此,欧盟与拉美的贸易额2007年虽达到1668亿欧元,但只占欧盟对外贸易额的7%左右,这同欧美、欧中等经贸关系仍难以相比。
再次,欧盟和拉美之间在市场准入、能源开发等议题上难以实现利益协调。欧拉峰会所涉及的议题,双方往往各自阐述自己的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却难获得共识。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拉美一直抱怨欧盟对其农产品进行高额补贴,拉美产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同南方共同市场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持续了十多年,但进展缓慢,主要障碍就在于欧盟不愿放弃其对出口农副产品的补贴。这也使拉美国家感受不到欧盟的合作“诚意”。在欧盟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中,开拓拉美能源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拉美能源大国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对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实行国有化让欧洲极为不满。其实,欧盟对拉美的真实兴趣是让拉美成为其产品的市场,成为其能源和资源的供应保障地。在如此多的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欧盟与拉美合作的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
最后,欧盟对拉美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执行。进入21世纪后,欧盟分别在2002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7年7月先后推出了《拉美地区战略文件(2002-2006年)》、《增强欧盟与拉美伙伴关系》和《拉美地区战略文件(2007-2013年)》,这三份文件确立了21世纪初欧盟对拉美的政策。短短几年内,欧盟对拉美就出台了3份文件政策,这些文件过于宏观,覆盖面太广,又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难以在操作层面上贯彻实施。例如,欧盟2007-2013年在拉美地区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拉美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并打算援助拉美27亿欧元。受欧盟内部不协调、金融危机对欧盟冲击等因素影响,欧盟对拉美的援助能否按期实施存在较大的问题。
5月17日-18日,第六届欧盟-拉美峰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推动双边贸易共同促进经济恢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欧盟在拉美具有传统利益。然而,随着以中、俄、印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纷纷扩大在拉美的利益存在,美国也积极调整政策修复恶化的美拉关系,拉美成为国际主要大国力量竞争的重要舞台。宗主国情结难散的欧洲也不甘于做配角,更不想将在拉美的利益拱手相让,也积极调整拉美政策,通过投资、贸易、援助、治理等软手段积极扩大在拉美的利益,提高欧盟在拉美的影响力。
在1999年的首届欧拉峰会上,欧盟与拉美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经过多年来一系列的政策调整,目前,欧盟与拉美已经通过区域间、次区域和国家间的固定对话机制建立了两大地区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区域间层面,大力推进欧拉峰会,将其作为欧盟对拉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拉峰会是欧盟与拉美之间最重要的对话机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这一峰会的首倡者,他的深意在于“重新推动两个大陆之间的关系,与美国在拉美的雄心抗衡”。在次区域层面,与拉美重要的组织/集团建立制度化的对话机制。目前,欧盟已与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里约集团和中美洲等四大区域集团建立了制度化的专门对话机制。在国家层面,重视与拉美地区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欧盟根据其与大国利益的大小和拉美大国实力的变化,重点选择巴西、墨西哥作为其在拉美的“战略伙伴”。欧盟积极调整拉美政策,提高拉美在其外交议程中的优先性,在一定程度上,欧盟与拉美的关系正在加强。
不过,仍有诸多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欧盟在拉美的利益存在,首先当然受制于美国。自门罗主义以来,美国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一些拉美国家自身也乐于追随美国。欧盟在美国后院扩张利益必然会影响美国的利益,美国岂会视而不见?冷战结束以来,欧盟的综合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在安全上“严重”依赖美国的欧盟,却不敢在国际舞台上公开得罪美国。同时,美国也不甘心坐视欧盟“蚕食”自己在拉美的战略利益,坚决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欧盟与美国在拉美已经产生矛盾、摩擦和竞争。欧盟在拉美同美国的利益竞争中缺乏足够能力与底气。
其次,拉美在欧盟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先顺序中仍处于边缘。近年来,欧盟将内部整合、加强同中印等新兴大国关系、调整同美国的关系等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当前,欧盟自身也危机重重,更无暇顾及拉美。从欧拉经贸关系来看也是如此,欧盟与拉美的贸易额2007年虽达到1668亿欧元,但只占欧盟对外贸易额的7%左右,这同欧美、欧中等经贸关系仍难以相比。
再次,欧盟和拉美之间在市场准入、能源开发等议题上难以实现利益协调。欧拉峰会所涉及的议题,双方往往各自阐述自己的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却难获得共识。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拉美一直抱怨欧盟对其农产品进行高额补贴,拉美产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同南方共同市场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持续了十多年,但进展缓慢,主要障碍就在于欧盟不愿放弃其对出口农副产品的补贴。这也使拉美国家感受不到欧盟的合作“诚意”。在欧盟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中,开拓拉美能源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拉美能源大国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对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实行国有化让欧洲极为不满。其实,欧盟对拉美的真实兴趣是让拉美成为其产品的市场,成为其能源和资源的供应保障地。在如此多的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欧盟与拉美合作的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
最后,欧盟对拉美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执行。进入21世纪后,欧盟分别在2002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7年7月先后推出了《拉美地区战略文件(2002-2006年)》、《增强欧盟与拉美伙伴关系》和《拉美地区战略文件(2007-2013年)》,这三份文件确立了21世纪初欧盟对拉美的政策。短短几年内,欧盟对拉美就出台了3份文件政策,这些文件过于宏观,覆盖面太广,又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难以在操作层面上贯彻实施。例如,欧盟2007-2013年在拉美地区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拉美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并打算援助拉美27亿欧元。受欧盟内部不协调、金融危机对欧盟冲击等因素影响,欧盟对拉美的援助能否按期实施存在较大的问题。
文献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