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及局势看中东政治对立背后的社会分化
2013-07-11
随着埃及总统穆尔西被埃及军队推翻下台,埃及局势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自2011年初以来,埃及一直处于所谓“阿拉伯之春”的风暴眼之中。当叙利亚问题持续成为当前中东变局的焦点之时,埃及再次回到了西亚北非变局的中心舞台,埃及局势的不断发酵以及穆尔西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不断升级的对峙使人们感受到了“埃及之夏”的严酷。“阿拉伯之春”缘起于中东地区广大民众对政治体制僵化和经济停滞不前的不满,但是两年半时间过去之后,局势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人们一度对埃及充满期待,并认为埃及已经成功渡过第一阶段,进入后变革时代的转型国家之列,但是最近的事态表明,这种看法过于乐观,实现国家和解的任务仍远未实现,意识形态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在解放广场喧嚣和刺激背后隐藏的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分裂,而这是对地区国家、社会和人民最大的挑战和威胁。
尽管西方和许多中东地区的改革派人士满怀希望地鼓吹和期待中东地区出现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但是在中东目前政治和社会背景下,这与现实相去甚远。虽然在2011年走上阿拉伯世界街头的抗议者中不乏要求进行宪政民主改革的抗议者,但他们并不是抗议的主体。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穆斯林兄弟会和其自由与正义党成为2011年抗议运动的最大赢家,先后赢得了议会和总统大选,但是穆斯林兄弟会也不是2011年运动最初主要的推动者。换言之,无论是亲西方的自由派还是主张加强伊斯兰化的宗教派别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但是他们都只是充分利用了社会的不满所产生的政治机会,随社会大潮推波助澜,而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将民众渴望变革的力量引向国家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很难被看作是一场革命,也很难说是一场社会改革,因为看不到累积式的进步,而只是不断地推倒重来。
穆尔西被军方罢黜下台对埃及乃至中东政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政治分裂和对立背后最大的威胁是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化。过去,阿拉伯街头政治是中东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阿拉伯的民间和官方存在着相当的鸿沟。而现在,在缺乏正常政治秩序的背景下,一种三元对立的结构正在中东国家出现,一方面是以军队为代表的传统政权力量,尽管看上去淡出政治舞台,但其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正如一些中东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回顾“阿拉伯之春”的成果,最令人吃惊的一个事实是,并没有多少政治头面人物真正下台。二是依托社会服务体系崛起的伊斯兰主义力量,他们更多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和劳动阶层。三是得到西方支持的宪政民主派,他们中有不少是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和青年人。如果现在围着开罗转一圈,反穆斯林兄弟会和支持穆斯林兄弟会的集会地域泾渭分明,界限明确,反映的正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以后不管哪派掌权,都存在一定的合法性赤字,目前埃及最缺乏的是一种政治共识和一种将各派政治力量包容在内的政治框架,埃及之夏最大的威胁可能在于,为了政治上的生存,各个派别都会更加强调自己的社会基础和政治认同,而越这么做,各派的政治理念和话语就越难兼容,就会离国家和民族和解的目标越远,广大人民的渴望和政治的顶层设计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在反对和反对的反对的斗争中消耗国家的元气,这可能也是中东北非变局两年多之后迟迟无法稳定下来的重要症结。
尽管西方和许多中东地区的改革派人士满怀希望地鼓吹和期待中东地区出现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但是在中东目前政治和社会背景下,这与现实相去甚远。虽然在2011年走上阿拉伯世界街头的抗议者中不乏要求进行宪政民主改革的抗议者,但他们并不是抗议的主体。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穆斯林兄弟会和其自由与正义党成为2011年抗议运动的最大赢家,先后赢得了议会和总统大选,但是穆斯林兄弟会也不是2011年运动最初主要的推动者。换言之,无论是亲西方的自由派还是主张加强伊斯兰化的宗教派别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但是他们都只是充分利用了社会的不满所产生的政治机会,随社会大潮推波助澜,而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将民众渴望变革的力量引向国家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很难被看作是一场革命,也很难说是一场社会改革,因为看不到累积式的进步,而只是不断地推倒重来。
穆尔西被军方罢黜下台对埃及乃至中东政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政治分裂和对立背后最大的威胁是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化。过去,阿拉伯街头政治是中东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阿拉伯的民间和官方存在着相当的鸿沟。而现在,在缺乏正常政治秩序的背景下,一种三元对立的结构正在中东国家出现,一方面是以军队为代表的传统政权力量,尽管看上去淡出政治舞台,但其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正如一些中东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回顾“阿拉伯之春”的成果,最令人吃惊的一个事实是,并没有多少政治头面人物真正下台。二是依托社会服务体系崛起的伊斯兰主义力量,他们更多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和劳动阶层。三是得到西方支持的宪政民主派,他们中有不少是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和青年人。如果现在围着开罗转一圈,反穆斯林兄弟会和支持穆斯林兄弟会的集会地域泾渭分明,界限明确,反映的正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以后不管哪派掌权,都存在一定的合法性赤字,目前埃及最缺乏的是一种政治共识和一种将各派政治力量包容在内的政治框架,埃及之夏最大的威胁可能在于,为了政治上的生存,各个派别都会更加强调自己的社会基础和政治认同,而越这么做,各派的政治理念和话语就越难兼容,就会离国家和民族和解的目标越远,广大人民的渴望和政治的顶层设计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在反对和反对的反对的斗争中消耗国家的元气,这可能也是中东北非变局两年多之后迟迟无法稳定下来的重要症结。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