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地区论坛中的大国博弈
2013-07-02
今天,第20届东盟地区论坛将在文莱举行。此时,东盟地区论坛的27个成员中的大多数外长已经赶赴斯里巴加湾,开始举行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谈、会见和讨论。在国际力量快速向东方转移,国际体系和平转型加速的国际背景下,东盟地区论坛因为有中美俄欧日印等大国参与,而显得尤为令世界瞩目。
美国近年来加强了全球和亚太地区双重再平衡战略。尽管在内容和实质上都存在较大区别,但美国试图维护其在全球的战略领导力,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的宗旨始终未发生变化。为避免被东亚地区合作边缘化,借助地区形势的复杂多变态势,美国与其盟友巩固了的联盟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美国盟友利用美国提升其在地区秩序中地位的战略诉求。美国将会更多地提及传统安全问题,而不是东盟地区论坛通常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这也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强调冲突的潜在性而引出合作的必要性,而不是东盟地区论坛强调合作的必要性引出合作的可能性及操作性。美国试图以威吓的姿态挟持东盟地区论坛转移关注点,这从美国与菲律宾的联合军演将一直持续到东盟地区论坛开幕就可以看出端倪。
俄罗斯近年来实行“欧太战略”态势更为明显,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正在增强。自与美国一起成为东亚峰会的正式成员后,俄罗斯参与了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然而,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经贸的关系并不是很强,甚至未能参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和东盟主导的地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仍将是俄罗斯参与亚太事务难以解决的短板。尽管如此,俄罗斯在东亚地区安全中的作用却相当明显,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重要参与者。近期俄罗斯与朝鲜互动频繁,对重启六方会谈也许会产生积极作用。可以预见,俄罗斯在东盟地区论坛中将捍卫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近期斯诺登事件引发美俄关系微妙的情况下,如何为自己的立场提供足够的合理性并和其他国家一道在与美国博弈中占据主动将是最令人关注的看点之一。
欧盟始终是国际规范塑造和制造的先驱者和鼓动者。欧盟与东盟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双方在作为地区组织方面也具有较大相似性,东盟地区论坛可以说就是东盟仿照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的模式建立的,欧盟在地区一体化的其他方面对东盟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然而,作为政府间组织的东盟与具有超主权特征的欧盟在许多问题上是存在差异甚至矛盾的。双方在信任建立措施、预防性外交、综合安全和冲突解决措施等概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原则上的区别。欧盟面临着将如何推进“东盟方式”的规范朝着更具强制力方向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也是包括东盟与欧盟在内的其他各方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日本在促进东盟地区论坛发挥作用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在提供地区公共产品,特别是反海盗方面一直居于相当领先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和地位的上升,为保持日本继续成为东盟的优先选项,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地拉拢东盟各国。从近年来看,近年日本首相和众高官访问了东盟国家,做出了许多掷地有声的承诺。日本拉拢美国借机改变自身在与中国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不断在中国周边挑拨是非,试图围堵中国,是不符合东盟地区论坛追求增加合作面减少冲突源的精神的。日本对诸如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增加战略投入,试图扰乱居于东南亚地区中心的南海地区稳定,也是违背东盟地区论坛宗旨的。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东向”政策,取得了积极成就。印度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协议,参加了东亚峰会,也是地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的抱负不断增长,不再仅满足在印度洋一隅之地担当主导者,开始实行更大范围的再平衡战略,即不仅要在经济上增强与东亚国家的关系,而且要加强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存在,成为平衡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尽管印度对未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耿耿于怀,但其希望在东盟主导的各项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其扩展战略空间提供更多的平台,适应其作为一个印太地区大国的身份。
中国始终是促进东盟地区论坛的建设者与深度参与者。中国是东盟地区论坛的原始创办国,对东盟地区论坛具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理解,始终维护东盟在论坛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完善东盟方式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与东盟地区论坛中的合作安全观具有高度相似和相通性。新安全更多的是指非传统安全,新安全观迎合了东盟地区论坛以合作为主要途径,增进相互间的安全信任,共同应对地区非传统安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国与东盟在论坛前就如何管理南海问题可能爆发冲突而进行协商,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为保障东盟地区论坛取得成功的巨大责任感。
然而,东盟仍是这一论坛的主导者,各大国间的博弈往往在提前举行的东盟外长会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并通过东盟地区论坛为各大国表达立场提供机会。东盟虽然在力量上并不比各大国具有优势,但在议程设置和议题提出方面却有独特的作用。东盟会在平衡各大国立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利益诉求,适当地表达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看法。不管怎样,东盟如果希望东盟地区论坛不至于成为各大国的斗争场合,就需要避重就轻,先易后难,且根据协调一致和现代国家的精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最终能达成原则声明提供可能性。在东盟地区论坛中,东盟始终要学会谨慎地发挥超脱于各大国相互博弈和平衡的作用,而不是参与各大国之间的博弈,避免自己处于相对不利的态势。可以预见,如果东盟试图在地区论坛中选边站,或者试图借地区论坛建立东盟在地区秩序中的霸权,其将最终丧失让各大国追捧的魅力。
美国近年来加强了全球和亚太地区双重再平衡战略。尽管在内容和实质上都存在较大区别,但美国试图维护其在全球的战略领导力,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的宗旨始终未发生变化。为避免被东亚地区合作边缘化,借助地区形势的复杂多变态势,美国与其盟友巩固了的联盟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美国盟友利用美国提升其在地区秩序中地位的战略诉求。美国将会更多地提及传统安全问题,而不是东盟地区论坛通常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这也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强调冲突的潜在性而引出合作的必要性,而不是东盟地区论坛强调合作的必要性引出合作的可能性及操作性。美国试图以威吓的姿态挟持东盟地区论坛转移关注点,这从美国与菲律宾的联合军演将一直持续到东盟地区论坛开幕就可以看出端倪。
俄罗斯近年来实行“欧太战略”态势更为明显,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正在增强。自与美国一起成为东亚峰会的正式成员后,俄罗斯参与了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然而,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经贸的关系并不是很强,甚至未能参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和东盟主导的地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仍将是俄罗斯参与亚太事务难以解决的短板。尽管如此,俄罗斯在东亚地区安全中的作用却相当明显,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重要参与者。近期俄罗斯与朝鲜互动频繁,对重启六方会谈也许会产生积极作用。可以预见,俄罗斯在东盟地区论坛中将捍卫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近期斯诺登事件引发美俄关系微妙的情况下,如何为自己的立场提供足够的合理性并和其他国家一道在与美国博弈中占据主动将是最令人关注的看点之一。
欧盟始终是国际规范塑造和制造的先驱者和鼓动者。欧盟与东盟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双方在作为地区组织方面也具有较大相似性,东盟地区论坛可以说就是东盟仿照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的模式建立的,欧盟在地区一体化的其他方面对东盟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然而,作为政府间组织的东盟与具有超主权特征的欧盟在许多问题上是存在差异甚至矛盾的。双方在信任建立措施、预防性外交、综合安全和冲突解决措施等概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原则上的区别。欧盟面临着将如何推进“东盟方式”的规范朝着更具强制力方向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也是包括东盟与欧盟在内的其他各方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日本在促进东盟地区论坛发挥作用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在提供地区公共产品,特别是反海盗方面一直居于相当领先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和地位的上升,为保持日本继续成为东盟的优先选项,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地拉拢东盟各国。从近年来看,近年日本首相和众高官访问了东盟国家,做出了许多掷地有声的承诺。日本拉拢美国借机改变自身在与中国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不断在中国周边挑拨是非,试图围堵中国,是不符合东盟地区论坛追求增加合作面减少冲突源的精神的。日本对诸如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增加战略投入,试图扰乱居于东南亚地区中心的南海地区稳定,也是违背东盟地区论坛宗旨的。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东向”政策,取得了积极成就。印度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协议,参加了东亚峰会,也是地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的抱负不断增长,不再仅满足在印度洋一隅之地担当主导者,开始实行更大范围的再平衡战略,即不仅要在经济上增强与东亚国家的关系,而且要加强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存在,成为平衡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尽管印度对未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耿耿于怀,但其希望在东盟主导的各项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其扩展战略空间提供更多的平台,适应其作为一个印太地区大国的身份。
中国始终是促进东盟地区论坛的建设者与深度参与者。中国是东盟地区论坛的原始创办国,对东盟地区论坛具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理解,始终维护东盟在论坛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完善东盟方式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与东盟地区论坛中的合作安全观具有高度相似和相通性。新安全更多的是指非传统安全,新安全观迎合了东盟地区论坛以合作为主要途径,增进相互间的安全信任,共同应对地区非传统安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国与东盟在论坛前就如何管理南海问题可能爆发冲突而进行协商,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为保障东盟地区论坛取得成功的巨大责任感。
然而,东盟仍是这一论坛的主导者,各大国间的博弈往往在提前举行的东盟外长会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并通过东盟地区论坛为各大国表达立场提供机会。东盟虽然在力量上并不比各大国具有优势,但在议程设置和议题提出方面却有独特的作用。东盟会在平衡各大国立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利益诉求,适当地表达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看法。不管怎样,东盟如果希望东盟地区论坛不至于成为各大国的斗争场合,就需要避重就轻,先易后难,且根据协调一致和现代国家的精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最终能达成原则声明提供可能性。在东盟地区论坛中,东盟始终要学会谨慎地发挥超脱于各大国相互博弈和平衡的作用,而不是参与各大国之间的博弈,避免自己处于相对不利的态势。可以预见,如果东盟试图在地区论坛中选边站,或者试图借地区论坛建立东盟在地区秩序中的霸权,其将最终丧失让各大国追捧的魅力。
文献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