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以色列对伊朗开战,“狼”真的来了?
2012-08-31

        以色列什么时候打伊朗?这样的疑问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提起。如今,它再度成为热点。这一次可不光是纸上谈兵,21日以色列媒体甚至给出了日程表,称美国11月6日大选前,以色列将会对伊朗发动袭击。而就在同一天,伊朗公布了六项新的重大国防成就,其中包括号称最精确的固体燃料地对地弹道导弹“征服者-110”。以色列打伊朗,真的“狼来了”吗?

        1、打击念头老早就有 苦于无法一招致胜

        问:这次以色列真的下定决心要武力打击伊朗吗?现在真的是打击伊朗的最佳时机吗?

        答:对于一个长期关注中东问题的人来说,多次听到关于以色列要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消息后确实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著名的“狼来了”的寓言故事。眼下大家都在关注的是,这次“狼”是否真要来。

        自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以来,关于以色列要打击伊朗核设施的传言始终没断过。当年以色列就表示要在伊朗核武器计划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前就将其摧毁,为此,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在2003年就瞄准伊朗6个被怀疑用来准备生产核武器的核设施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攻击计划。当时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美国《洛杉矶时报》及中东其他国家媒体都对此做了大篇幅报道,并披露了以军为偷袭伊朗核设施所做的各种准备细节。当时以色列普遍的看法是,如果国际社会不能阻止伊朗研发核武器的步伐,伊朗将在一两年内拥有核武器。

        而今,伊核问题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虽然国际社会依然无法证明伊朗已经在发展核武器,但以色列对伊朗的警惕丝毫没有放松。相反,随着伊朗核计划取得步步进展及其军事实力的不断上升,以色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愈加强烈。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以色列时不时地放言要袭击伊朗,而且语气越来越迫切、强硬,袭击计划乃至攻击时间也越来越具体。这次,以色列不但发出了口头威胁,还给出了具体时间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巴拉克最近都强调,阻止伊核计划的时间已“所剩无几”。“摩萨德”前负责人埃弗拉伊姆•哈莱维更是表示,未来3个月内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很大。

        事实上,类似“时间不多”的警告我们过去多次听到过,但这次以色列表现出对“时间窗口”即将关闭的担忧。所谓“时间窗口”是指美国方面在今年早些时候曾散布消息称,伊朗正在将核设施转移至更隐蔽且更难破坏的地下掩体,全部工程可能于今年底完成,届时以色列将无法对这些设施实施有效打击。这一说法也得到以色列一些政府官员的认同,随着年底临近,以色列的焦虑不断增加。不少人士由此猜测,这次以色列恐怕要动真格了,并且认为,现在是攻打伊朗的最佳时机。

        但笔者对此并不以为然。如果仅从“时间窗口”看,显然越早动手对以色列越有利。当初“摩萨德”认定只要摧毁伊朗6座核设施就可破坏其核计划,但现在,仅伊朗公开的核设施就远不止这个数字,且这些核设施分布广、隐藏深,以色列想要通过一两次偷袭来阻断伊朗的核计划谈何容易!以色列之所以一直未敢动手,一是因为其一直未能找到伊朗研制核武器的确切证据,动武难以得到国际支持。二是动武的想法始终未得到美国首肯,相反美国一直在试图打消以色列的这种念头。三是以色列在军事上并不具有一招制胜的绝对把握。

        现在来看,这几个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当前地区形势的发展对以色列并不有利。我们看到,中东动荡以来,阿拉伯世界的反以情绪在加深。地区内出现了以色列不愿看到的政局变化:埃及与伊朗正在走近,极端势力正利用动荡的地区形势扩大影响。叙利亚危机背后虽然有针对伊朗的因素,但伊朗总体上还是比较克制。而一旦以色列向伊朗开战,形势必将发生突变。伊朗很可能联手叙利亚政府及黎巴嫩真主党甚至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将整个地区局势搅乱,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以色列能够控制,其结果也是不可预知的。

        2、美不赞成对伊动武 以方难以单独出击

        问:美国目前来说是否同意以色列打击伊朗?如果不同意,那它是否能影响以色列的决定?一旦动手,美国会不会介入战争?

        答:尽管在遏制伊朗核计划方面美国与以色列的观点和立场完全一致,但美方在动武问题上一直持谨慎态度。近年来,美国在伊核问题上采取步步紧逼的强硬政策,一方面是为了遏制伊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以色列的情绪,防止其采取贸然行动,打乱美国的总体部署。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于今年7月31日宣布对伊朗能源和石化部门采取额外制裁措施,随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又通过了更严厉的进一步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措施。美国认为此举已经取得了效果,对伊朗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些美国官员表示,以色列的袭击将使该地区爆发新的冲突,如果伊朗实施报复,美国将面临巨大压力去保护以色列并要付诸行动,因而很可能被卷入另一场中东战争。从另一方面看,中东持续动荡的局势也分散了美国不少精力。美国目前在情绪上厌战,在财政上吃紧。一边要“重返亚太”,另一边又在削减军费,奥巴马眼下更要操心即将到来的大选。此外,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低迷的复苏通道,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已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压力,奥巴马政府已经几次放出风声要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来平抑油价。如果以色列此刻攻打伊朗,而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必将大幅度推高国际油价,进而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因此,美国显然不会同意以色列在这个时候再添乱。

        为了避免在大选期间出现新的外交危机,近一个月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和国防部长帕内塔相继访问以色列,与以色列方面协调立场。期间,帕内塔表示,如果伊朗研发出核武器,美国将毫无疑问地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此话看起来是对以色列的支持,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美国只有在伊朗研发出核武器时,才会支持以色列对伊动武。言下之意,美国不赞成以色列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伊朗已研发核武器前对其发动军事打击。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国对以色列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美国可能也无法让以色列在伊朗核问题上唯命是从。但笔者认为,以色列只有在自身安全遭受直接威胁,而美国政策又妨碍其采取自我保护行动的时候,才有可能不顾美国的意见,但眼下显然没有出现这种状况。

        事实上,以色列也非常清楚,没有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它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伊核问题。据美国政府一些官员说,以色列官员私下里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对抗意识,内塔尼亚胡也了解采取军事行动会对以色列、美国以及中东地区产生怎样的后果。以色列时不时发出攻击警告,更多是为了维持武力威胁的可信度,一定程度上也是给美国施压,敦促美国始终保持对伊朗的警惕。除了继续实施制裁,还希望推动美国做出军事行动计划,以加大对伊朗的压力。

        因此,笔者不认为这次“狼”真的要来。即使以色列真的有这样的想法,美国也一定会劝阻它。毕竟在重大问题上,以色列目前还是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3、伊朗军演展示决心 更愿外交突破封锁

        问:一旦受到打击伊朗会如何应对?它是否真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将会如何发展?伊朗近期的外交努力是否取得效果?

        答:关于伊朗在受到打击时会不会或者有没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社会始终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伊朗一直在这方面释放强硬信号,并且不断通过军演、新武器展示和试验来证明其决心和能力。尽管依然有人对此质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不管伊朗是不是真有能力,当其安全遭到真正的威胁时它一定会这么做。

        事实上,战争一旦打响,不管伊朗是否真的封锁海峡,整个地区都会变得极其不稳定,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届时,即使伊朗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油价依然会恐慌性波动,脆弱的世界经济将再次遭受打击。这是国际社会,包括西方都不愿看到的一幕,伊朗也因此拿它来作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博弈的筹码。

        当然伊朗也知道,一旦走到战争这一步,即使它能封锁住霍尔木兹海峡,也不能保住其安全,最多也是鱼死网破的结局。因此,伊朗其实也不想这一幕发生。笔者始终认为,伊朗以强硬对付强硬并不意味着它愿意拼死一搏,伊朗高调军演、试射导弹,其根本目的是让对手看到自己的决心,让对手顾忌发动攻击的成本而慎重使用军事手段。

        因此,除了体现出强硬的一面外,伊朗近期更是展开积极的外交努力。最近几天,伊朗先是召集了叙利亚问题峰会,接着又在本周主办了不结盟运动峰会。尽管事前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百般阻挠,但包括潘基文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首脑、世界组织负责人都非常给面子地参加了会议。这不能不说是伊朗外交取得的积极成果。在伊朗看来这也是其通过外交突破美国等西方封锁的一个成功案例。

        这一事态的发展当然对以色列造成刺激。笔者认为,正是伊朗近期活跃的外交行动,让以色列感觉西方前一时期对伊朗的制裁正在失去作用。情急之下,以色列不得不再次对伊朗、也是对美国和西方敲响警钟。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