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埃及走向何处?
2013-04-23

        “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向何处走?到底是成为一个宗教色彩更加浓厚的国家,还是继续维持世俗和宗教平衡的状态?

穆巴拉克:翻过去的一页

       近期有两条与埃及政局相关的消息颇为引人关注:一是,4月1日埃及最高行政法院宣布,驳回几名律师关于要求法院认定2011年2月前总统穆巴拉克被免职系违法行为的上诉,最终裁定穆巴拉克不能重掌政权。

       法院并称,这一裁定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早前穆巴拉克的支持者曾向埃及初级法院提出相关上诉称,2011年2月12日由副总统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读的关于穆巴拉克的辞职声明,不是其本人想法,穆巴拉克没有签署过任何同意辞职的正式文件。埃及最高行政法院的这次最终裁定,意味着埃及属于穆巴拉克的一页已经彻底翻过去了。

        二是,3月27日,埃及总统穆尔西在多哈参加阿盟峰会时表示,埃及或将在2013年10月开始举行议会选举,这比原计划日期晚了6个月。此前穆尔西曾下达于4月22日分四个阶段举行议会选举的总统令,但埃及行政法院以“修订后的议会选举法的通过程序不合法”为由,判定穆尔西的总统令无效。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遂决定推迟选举。

       穆尔西称,埃及需要时间来通过一项新的选举法和为选举准备,包括说服反对派参与选举。这表明,持续已久的埃及国内政治纷争至今依然没有解决。

       事实上,自穆巴拉克倒台以来,埃及局势持续动荡,骚乱和冲突不断。首先是政治转型无法取得进展。从表面看,是穆尔西2012年11月22日发表所谓的《宪法声明》赋予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后又匆匆推出强调以伊斯兰教法为精神源泉的新宪法草案,引发全国性持续的示威抗议,甚至流血冲突。但实际反映的是“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向何处走的严峻问题。即未来埃及到底是成为一个宗教色彩更加浓厚的国家,还是继续维持世俗和宗教平衡的状态。

分裂的埃及

       有分析认为,围绕宪法的争端实际上已演变成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反对党关于国家身份和未来道路的一场战斗。在政治精英失败后,全社会对于国家属性、宪法和政治游戏规则的认识严重分裂 。

       埃及《金字塔报》上月1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现今埃及分裂为大派别:第一个是伊斯兰力量和政党正在尽其最大努力保持政权,哪怕看着国家从危机走向灾难、火苗变成火场。第二个派别是反对力量和政党,他们合法或非法地变着花样想办试图结束伊斯兰的统治。

       那些世俗的自由派人士曾希望通过“革命”和选举,建立起所谓世俗的民主国家。但结果却是莫尔西所代表的宗教色彩浓厚的穆斯林兄弟会及背后更为保守的萨拉菲派穆斯林“摘走了革命成果”。

       目前,反对派正在利用所谓的民主政体运作不良,治理不善造成新的合法性危机,穆尔西多次提出全国对话,都遭反对派拒绝。而一些支持政府的宗教组织领导人则表示,“为保卫革命果实不惜发动圣战”。美联社评论称,双方都准备进行长期斗争。这也反映了,虽然改换了政治体制,但阿拉伯的精英和民众,还不习惯谈判妥协的政治文化,这也是也导致政治秩序迟迟无法建立的一个主要原因。       

       政局的持续动荡也使埃及的经济重建陷入困境,穆尔西就职后,曾希望通过挽救经济来争取民心,稳定局势。他提出涉及安全、能源、环境卫生、食品补贴和交通五大类的64项议题“百日计划”,甚至表示要将埃及打造成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随后穆尔西颁布了一系列扩权措施,同时他为削减财政赤字而采取提高电费、增加烟酒税收、削减补贴等措施激起民愤,许多埃及民众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感受到“百日计划”带来的任何改变。他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外汇储备已降至非常危险的水平,埃镑贬值连创纪录,旅游业瘫痪,经济停滞,长期信用评级降为B负级”的坏消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各种激进势力、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正试图在埃及的动乱中获取利益。它们正利用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后埃及出现的安全真空在埃及落脚布网。这些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成分复杂,既有在新政府上台后被释放的宗教极端分子,更有新成立的信奉萨拉菲派圣战主义的派别。有情报显示,多名来自埃及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已趁乱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回到埃及,他们已将埃及视作全球圣战的新基地。埃及持续的流血冲突背后不乏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的影子。

最坏的时代?

       阿联酋《宣言报》上月 19 日载文指出,埃及现在处于最坏状况,国家就像被装在闷热的锡罐里,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困难使人窒息。看不到有人应对这种糟糕状况,埃及就像一艘迷失在大海里的轮船没有船长,没有船员,没有航海设备,没有可供停靠的海岸。在这种情况下,埃及出现了要求军人回来重新治理国家的呼声。

       阿拉伯舆论分析说,这是一种新的悖论。大多数埃及人在穆巴拉克垮台后曾经呼吁军队走人,穆尔西上台后趁势解除了军队总司令兼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坦塔维元帅以及总参谋长阿南中将的职务,此后又终结了军人委员会在过渡时期的作用,但不到10个月,反对派又希望军人回归政治,以便结束穆兄会的霸权,埃及的普通民众也开始视军队为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力量,认为军事干预也许是解决治安崩溃,让他们过上稳定和平静生活的唯一方法。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不久在庆祝埃及革命两周年的游行队伍中第一次打出了谴责美国支持穆兄会统治的标语。据阿拉伯媒体透露,美国与穆兄会早有接触。美国在得到穆兄会的保证之后,向埃及军方施为穆兄会和穆尔西上台铺平道路。美国希望穆尔西领导下的埃及能变成美国的“战略伙伴”,于是在政治和经济上提供帮助,支持穆尔西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并要求土耳其和卡塔尔等盟友向埃及提供援助。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如美国所愿,穆尔西及穆兄会上台后的表现开始变得让美国有些不放心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前不久表示,美国希望埃及的宪法进程不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并且能够保证法制、权力制衡以及保护埃及所有团体的权利。

       迄今为止,埃及军队一直试图置身事外、远离政治。军队新领导人意识到以直接方式卷入政权的危险和挑战,因为这将使他们面对巨大的危机,若没有广人民支持和街头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合作 ,他们是无法成功应付的,更何况还需要阿拉伯和国际上经济支持。他们对曾在过渡阶段受到的辱骂记忆犹新,何况新宪保留了军队地位,使军队不受任何“党派、政策和财政”的干预。并且,目前美国还不愿见到穆尔西政权失败。假如军队以武力回归政权,会遭来美国的不满,甚至停止提供军事援助。因此,眼下埃及军队除了尽可能保护国家免遭全面动荡,不会轻易出面干预政治,但是一旦局势对国家安全和军队利益造成威胁时,军队不会袖手旁观。

       目前来看,埃及政局动荡仍将持续,并有可能造成埃及社会内部的进一步分裂,而这正是埃及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埃及的持续动荡既说明了埃及政治转型的艰难与复杂性,也反映了中东地区民众在对重大历史行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匆推动“阿拉伯革命”后所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这场运动缺少明确的建设性目标和权威性组织和领导人,因此,当“革命”成功后,许多人就失去了方向。“革命”虽然促进了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但是对阿拉伯国家而言,社会文化的转型才是更深层次的,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转型的成败和方向。

       从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已经进入政治转型国家的实践看,宗教、社会和文化因素已经开始对政治转型产生影响。从更深层面看,上千年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习俗在中东已根深蒂固,并且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聚合力,一部民主宪章或者一次民主选举要在短期内撼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伦理谈何容易!

      由此可见,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全面转型将是一个漫长、复杂有时甚至是混乱的过程。

      埃及是中东地区大国,埃及今后局势的演变,对地区国家有很大影响。地区各国都不希望埃及继续动荡,而埃及各界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因此,笔者相信埃及在读过转型初期的混乱之后,最终一定能走出“黑暗的隧道”。 


文献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