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进程、动因和前景
- 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探析——以中菲“南海仲裁案”为视角
- 关于磋商“南海行为准则”前景的分析
- 论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发展——东盟政策演变与中国应对
- 东南亚地区海事安全合作的国际化:东盟海事论坛的角色
- 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
- 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政策评析
- 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美新伙伴关系
- 美菲同盟关系的战略转型与南海问题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 《公约》难以为南海仲裁案相关问题的裁决提供依据
- 如何看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杂音”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南海仲裁”这张“废纸”早已烂掉
委新政府或专注国内经济专家认为马杜罗若上台不会奉行反美政策。
随着个性鲜明的“反美斗士”查韦斯的离世,有人认为拉美左翼损失了一个重要的“旗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牛海彬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代表激进左翼的查韦斯对拉美左翼整体影响力有限,他的去世不会影响温和左翼主政国家的政治进程以及与美国发展更平衡关系的外交倾向;委内瑞拉在接下来的政治权力斗争结束之后也可能更加专注于国内经济政策调整。拉美激进左翼前景不明。
199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失败让许多拉美国家民众对右翼政府增生不满,强调改善民生和社会公平的左翼政治家在民主政治体制下纷纷登台,2006年以来拉美左翼势力的发展达到高潮。但是拉美左翼主导的国内经济形态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光谱,以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为代表的激进左翼倾向于高度公有制的经济体制,而以巴西为代表的温和左翼则强调公私经济平衡发展。
“从经济表现上来看,巴西、智利模式效果比较好,比较受地区国家欢迎,”牛海彬说。
查韦斯在任期间通过开展提供廉价石油的“石油外交”和金钱扶持左翼力量,打造与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相抗衡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加强在地区的影响力。但是,牛海彬认为,近年来委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甚乐观可能将导致政府今后更加注重国内公共开支,减少对其他地区国家的投入,从而影响激进左翼势力。
“委内瑞拉经济模式是脆弱的,近年来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石油产出降低,无论查韦斯之后哪一派上台执政,都会更加致力于做到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牛海彬说。
牛海彬认为,副总统马杜罗如果上台,不会奉行强硬反美路线,委美两国可能还是会延续现在这种经济上相互依赖、政治上互不信任的关系。
文献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