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不断恶化的背景下,美国2021年在南亚上演了进退失据的闹剧,使本地区以阿富汗为代表的政经危局不断加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正从颐指气使的霸权国家向不负责任的大国沦落的地缘政治现实。南亚作为世界欠发达地区之一,承受超级大国道义沦丧的代价,是不公正的。
美仓皇逃离阿富汗
南亚地区今年最为震撼的事件,无疑是美军及其西方盟国军队在喀布尔的溃散逃离。美国在这个受尽战争苦难的国家惨淡经营20年后,终于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刻。拜登4月底突然宣布决定从阿富汗撤军,仅仅几个月后,塔利班势力卷土重来,兵临喀布尔城下,令忙着逃离的西方军队惊慌失措,进而引起雪崩式的连锁反应,喀布尔机场乱作一团。国际社会纷纷质问,美国这20年在阿富汗花了那么多钱,死亡那么多军人,到底在干什么?
图说: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前,喀布尔机场一片混乱。来源:GJ
美国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在阿富汗局势上显露无遗,拜登政府也因此受到国内外舆论严厉批评。不过拜登接手的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他不能做的事情一大堆,能做的却十分有限,从阿富汗不负责任、不管不顾地一走了之便是典型案例。拜登声称“美国回来了”,在南亚多半被理解为“美国打道回府了”,这固然是美国战略收缩的象征,问题是一向以“领导国家”自居的美国,在阿富汗不明不白地搞了20年,就算撤离,总要对这个苦难的国家有个像样的交代吧?
撤离前美国谈判的对象就是塔利班,也就是说,美国也认定塔利班是阿富汗未来的主要政治势力,但塔利班重掌政权后,美国非但没有帮助阿富汗走出困境,防止经济金融危机乃至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反而扣押本就属于阿富汗的90亿美元资产,使喀布尔政权陷入空前的食品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美国到底要干什么呢?
当前阿富汗局势隐患重重,塔利班政权的合法性仍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伊斯兰国”分支组织则抓紧时机不断展开攻击,喀布尔政府面对各种压力,特别是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阴影日益深重,似乎也无应对之策,外界普遍担忧重建阿富汗的机会之窗是否会迅速消失?与此同时,塔利班虽努力实践“温和施政”的承诺,但面对严峻形势时,一些让国际社会难以接受的举措仍不时显现,引人诟病。国际社会不免忧虑,恐怖势力要是卷土重来,阿富汗这个战略要地又会发生什么?
极力拉拢印度“上船”
拜登政府在阿富汗虽然败退,但为推行“印太战略”,2021年在南亚也有一些“进取”之举。美国极力拉拢印度上其“四边安全体系”之船,并在华盛顿首次线下举办了美日印澳四方首脑会议,为美国的冒险布局鸣锣开道。印度总理莫迪虽然继续重申印度的战略自主地位,但对拜登政府却改变了策略,希冀从美国对印度的期待中获得利益。不过印度最想要的利益究竟是什么?这点新德里也许并不清楚。例如印度一向认为保持超然的平衡地位,避免陷入可能的地缘政治冲突是最符合印度利益的。莫迪本人也赞同这个看法,但却对美国的“忽悠”似乎把持不住,并且在孟加拉湾多次主导几乎堪称“引狼入室”的马拉巴尔海上军演。
图说:美国总统拜登(右)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与印度总理莫迪交谈。来源:GJ
印度的选择引起俄罗斯的关注,认为印度放弃战略自主地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举措,普京总统在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前访问新德里,与莫迪会谈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样的战略博弈令拜登的南亚政策蒙上阴影,而俄罗斯向印度运送交货的S-400防空系统更向美国的“选边站”军火销售提出了挑战。印度不忘在2021年结束前与中俄共同举办三国外长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提醒美国,三国坚决反对带有“长臂管辖”色彩的单边制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相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看了一定很不爽。美国奉行的“以我为准”的多边主义是如此伪善,想要操控印度恐非易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综观2021年南亚地区形势,美国进退失据,拜登政府处心积虑推出改头换面的“美国优先”政策,却在阿富汗问题上率先“踩雷”,使得脆弱的南亚地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美军从阿富汗的仓皇撤离,还是白宫竭力拉拢印度以牵制中国,都显示出超级大国已陷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不归路。拜登费尽心机操弄的所谓“民主峰会”在南亚地区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应便是明证。美国在阿富汗制造的重重危机则正在继续发酵,这无疑给地区局势标注了沉重的印记。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