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大阪G20峰会看点
陈鸿斌 2019-06-13

  一年一度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于本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而这届峰会距上届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还不到七个月。

  这已是该峰会机制设立以来的第14次会议,其间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为半年举行一次,其后改为每年一次。该机制启动之际,日本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取代。

  而日本之所以直到现在才成为峰会的东道主,是因为当初日本对该机制的设立比较抵触,认为还是此前的八国集团(G8)机制更好,因为日本是那个机制中唯一的亚洲国家,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亚洲代表。

  G20机制诞生后,中国成为该机制中的重要角色,日本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它在G20中就显得比较消极。后来它考虑到可通过该机制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所以又积极起来,这才轮到它做东。

  毫无疑问,本届峰会的最大看点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从去年开始发生的中美贸易战,此后不断扩大蔓延,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中美之间的关税战还在继续发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议期间的会晤,能否稍稍缓解这一紧张局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头号焦点。特朗普本月上旬已明确表态:是否继续加大关税提升力度,也许将在峰会之后做出决定。来自美方的信息表明,特朗普非常希望会晤习近平,而中方迟迟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贸易战对全世界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国际货币基金日前发布的预测表明,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加码的话,则明年的全球经济产出将减少0.5%,为此,该基金总裁拉加德希望两国保持克制,不要让贸易战连累整个世界经济。

  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不仅让中国经济始终面临下行风险,美国经济也同样乌云密布。今年和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将持续下滑,今年4月的就业人数增加幅度也大幅度下降,这进一步加剧对美国经济下滑的担忧,所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密切关注本国的经济走势,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

  G20是为克服全球金融危机而特意设立的新机制,其核心就是维护自由贸易,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因为这20个成员的人口占到全球的60%,而国内生产总值(GDP)更占90%之多,倘若在该机制框架下能有效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话,则贸易保护主义就根本无法兴风作浪了。

  因此,本届峰会能否重新推动自由贸易,显然是极为值得关注的。但考虑到明年美国就将迎来大选,特朗普为了争取连任,恐怕不会在这一问题上改弦易辙。去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习近平与特朗普的会晤刚结束,就发生了加拿大扣押华为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突发事件,从而使中美关系更显得波诡云谲。这次会晤能否产生某些积极效果,目前实在不好臆断。

  习特会之外,备受关注的当属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两人上次会晤还是去年7月,几乎快一年了。最近以来,围绕核裁军和地区局势问题,两位领导人之间也产生了尖锐对立。美俄两国签署的中导条约(INF)今年8月就将到期,而美国以俄罗斯违约为由,已于今年2月宣布退出该条约。

  实际上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反对中国没有签署该条约,从而不受该条约束缚。特朗普呼吁中国加入该条约,但中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参加新中导条约的谈判。美国是否会以此为口实,重新加快核军备竞赛?

  当然,除了核裁军以外,美俄两国之间在诸如伊朗、委内瑞拉和朝鲜等一系列地区问题上,也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双方在某些领域完全是对着干,互相角力,谁也不让步。例如美国对伊朗大军压境,并不断加大经济制裁的力度,力图迫使伊朗就范,俄罗斯则坚决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明确反对美国对伊施压,并与伊朗保持着密切联系。

  就委内瑞拉问题而言,美国一直在推动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全力支持马杜罗政府。双方能否相向而行,促使该国局势趋向缓解,无疑也是这次会晤的重要看点之一。此外,今年2月美朝河内会晤不欢而散,而此后朝鲜发射了近程导弹,4月金正恩还首次访俄会见了普京。双方是否能在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携手合作,对稳定东北亚局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作为本届峰会的主席国,当然不仅希望本届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而且首相安倍晋三还希望以此作为政绩来为下月的参议院选举加分。由于出席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众多,各种双边会晤在日程表上排得满满的,大阪已为这次峰会准备了20个会议室供各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

  对于东道主而言,截至6月上旬,安倍已确认的会晤对象有中美俄法四国领导人,而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会谈将在峰会结束后于东京举行。其中习近平与安倍的会晤,当然是重头戏之一。由于本届峰会不在东京举行,而且与会领导人太多,所以日本将安排习近平在峰会后以国宾身份另行访问日本,这将是中国国家元首从2008年以来首次访日。

  至于安倍与普京的会晤,按照安倍原来的如意算盘,是想通过这次会晤签署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从而为解决双方的领土问题奠定基础。今年以来两国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紧锣密鼓的谈判,但双方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逐步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安倍对此深感失望。

  安倍与特朗普的会晤则是三个月来的第三次,4月安倍访问了华盛顿,5月特朗普作为令和时代日本的第一位国宾访问了日本。大洋彼岸的两位领导人如此频繁会晤,这是非常罕见的。

  特朗普不断在双边贸易问题上逼迫安倍,安倍在上月的东京会谈中就以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为由,想把这一问题尽可能往后拖。但特朗普多精灵,摆出姿态:那好,我等着你8月拿出方案来。结果安倍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届时安倍如何应对特朗普,这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大阪峰会期间,安倍会否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也深受关注,因为日韩关系近年来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接二连三。目前文在寅已表态愿意会晤安倍,但日本却要密切关注韩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姿态再做定夺。

  作为峰会的东道主,安倍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就是能否按计划发表峰会宣言,这取决于宣言对全球贸易问题如何表述。眼下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与美国的态度都是截然对立的,宣言能否在各与会国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各方均能接受的文本,这是对安倍及其团队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

  为此,安倍在本月3日举行的政府与执政党联席会议上,要求其下属竭尽全力寻找出各国之间的共同点。总之,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淡化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强调其共同利益。安倍能完成这一使命吗,特朗普会给东道主一点面子吗?这一切在本月底之前可见分晓。


文献来源:联合早报,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