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美国撤军叙利亚搅动地区格局
李伟建 2019-01-03

撤军决定令美舆论哗然

从中东收缩是大势所趋


问:美国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引起了怎样的反响?特朗普是否会坚持原来的决定?

答:特朗普宣布将从叙利亚撤军的消息,让美国国内舆论炸开了锅,多名议员和白宫官员都公开表示反对特朗普这一“轻率”决定,国防部长马蒂斯甚至愤而辞职。但特朗普不为所动,开始将美军在叙利亚的装备运往伊拉克。

不料去年底,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放话称,特朗普同意暂缓撤军。格雷厄姆表示,在计划从叙利亚撤出美军之际,特朗普将仍致力于击败“伊斯兰国”(IS)。

而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打算4个月内从叙利亚撤出大约2000名美国军人。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美军将在国防部长马蒂斯签署撤军行政令后30天内撤离叙利亚。


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的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政策的争议从未停息,尤其在特朗普表示要从叙利亚撤军的意愿之后,争议和矛盾变得公开化。反对美国撤军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为美国撤军可能会导致IS卷土重来。虽然IS整体上已经被打败,但依然控制着叙利亚东部的一小片地区。对此,特朗普表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经明确向他保证,土耳其将彻底消灭IS残余势力。但反对者认为,土耳其的心思只在打击叙利亚库尔德人,特朗普将打击IS任务交给土耳其太不靠谱,更有分析人士在媒体发表文章,揭露土耳其以往与IS之间许多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

第二,反对者认为,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在协美国打击IS极端组织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直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在库尔德人的安全未得到切实保障之前撤出,无疑是对库尔德武装的背叛。

事实上,在美国宣布撤军之后,土耳其及其支持的叙利亚反政府军部队已经开始向库尔德人生活的曼比季地区进军,准备填补美军撤出的空白,并伺机向库尔德武装发动攻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军一旦撤出这一地区,叙利亚库尔德人将重新陷入安全困境,这也是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立即撤军的主要理由之一。

第三,美国政坛精英普遍担心撤军会助长俄罗斯和伊朗的气势,尤其是让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提升。很多美国官员直言,美国的撤退只能让俄罗斯成为中东的大赢家,俄罗斯、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可能组建亲俄的军事联盟,这将严重削弱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甚至直接损害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从美国反对撤军者的视角出发,以上担忧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足以让特朗普改变计划。所谓的特朗普将放缓撤军的信息是通过亲近的议员之口传递出来的,显然是因为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巨大压力,特朗普并未完全改变撤军计划。

事实上,从中东总体收缩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这一战略调整既不始于特朗普也不会止于特朗普,这是受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大势驱使,并由美国国家利益变化决定的。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来看,美国从中东收缩是大势所趋,从叙利亚撤军也是迟早的事。


美不会拱手让出主导权

多方力量将参与叙重建


问:美国撤军会对地区局势产生哪些影响?当地是否会出现“安全真空”?

答:从反恐层面看,虽然“伊斯兰国”(IS)在叙利亚仍有少量存在,但并不是美军的存在就可以确保IS不会死灰复燃。事实上一些IS的残余势力已经流窜到了利比亚等其他一些国家。如果不能消除产生极端主义的思想根源,类似IS的极端组织即使不在叙利亚,也可能在其他地方卷土重来。

事实证明,消除滋生极端主义的土壤并不能仅靠武力,也不可能单凭美国一家就可以解决。从这个视角看,所谓美国撤军会导致俄罗斯和伊朗成为大赢家的说法也不靠谱。

首先,美国从叙利亚撤军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对叙利亚问题的影响力和主导力,更不会甘心把叙利亚乃至中东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俄罗斯。美国虽然无意继续在中东投入更多资源,但又不愿看到地区主导力逐渐被俄罗斯取代,特朗普只是不愿在看来没有回报的事情上继续投入更多资源而已。可以预见,美国将继续在叙利亚后续的政治进程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换言之,只要对美国有利,特朗普将毫不犹豫地参与进来,并积极掌握主导权。美国今天可以撤出,明天也可以换一种理由再次介入。

其次,叙利亚政治进程以及各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俄罗斯虽然在叙利亚问题上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但出于大国关系的考虑,俄罗斯既没意愿也没能力取代美国或者如一些美国人所担心的拉拢伊朗、叙利亚和土耳其构建起以俄罗斯为核心的亲俄联盟。

伊朗本身面临美国的制裁,内部困难重重,几乎不会在叙利亚问题上主动招惹是非。土耳其虽然注重打击库尔德武装,但在这个问题上面临与美俄两个大国的关系考验。特朗普的国安顾问博尔顿将前往以色列和土耳其,就打击残存叙利亚的IS极端组织和美国的撤军计划与两国领导人沟通。与此同时,俄罗斯与土耳其也进行了密集磋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土耳其外长会面之后表示,两国已就以最终消除叙利亚的恐怖主义威胁为目标达成了一致。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也表示,土俄拥有清除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的共同目标。

可见,不管美国撤军与否,未来在包括反恐在内的叙利亚问题上美国不会缺席,而更多国际力量参与叙利亚政治解决和重建进程才是大趋势。


巴沙尔已然站稳脚跟

博弈重心转到谈判桌


问:您认为未来叙利亚的局势将如何发展?

答:虽然叙利亚问题依然复杂,反政府武装和极端组织仍在负隅顽抗,外部势力的干预也让叙利亚政治进程走向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叙利亚问题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政治解决已是唯一道路,并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以巴沙尔为代表的叙利亚政府将在未来的政治进程中扮演主导性角色,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地区国家所接受。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此前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不会被赶下台。这一说法被西方分析人士认为是“沙特主张在叙利亚实现‘政权更替’政策的惊人反转。”近期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开始试图恢复与叙利亚政府的关系,阿联酋和巴林宣布重开驻叙使馆,沙特宣布将叙利亚提供重建资金。相信会有更多阿拉伯国家跟上与叙利亚政府恢复关系的步伐。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巴沙尔总统就表示,叙利亚已经与很多阿拉伯国家达成了“重要谅解”,从那时起,西方和中东的部分国家已经开始调整政策,减少或不再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并且事实上默认了阿萨德参与和平进程的必然性。事实上,有许多阿拉伯国家乃至西方国家的代表团已经开始访问叙利亚,为恢复外交关系做准备。

阿拉伯国家改变对叙政策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叙利亚局势已日趋明朗,这些国家曾经制定的支持推翻巴沙尔政权的政策已不可持续。此外,当前叙利亚政治进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各方博弈的重心已从战场转到谈判桌上,战后重建正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有关战后重建的话语已越来越多地被叙利亚官方及国际舆论提及,欧美俄等世界大国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地区相关国家也在积极调整政策,加大介入两国政治和安全事务力度,为参与两国战后的政治重构和经济重建谋篇布局。阿拉伯国家自然不愿放弃参与叙利亚重建的机会。

二是阿拉伯国家不愿看到伊朗在叙利亚站稳脚跟。一些阿拉伯国家发表官方声明强调“阿拉伯国家”在维护叙利亚独立和防止地区势力干预其事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这一表述显然是指伊朗在叙利亚得到巩固的立足点。未来,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动向是美国及地区相关国家关注的重点。但即使如此,美国不会改变在中东总体收缩的步伐,也不会改变地区格局在各国博弈中走向新的平衡的趋势。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