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 鲁传颖
- 研究员
- 美洲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所
-
Luchuanying@siis.org.cn
Luchuanying@siis.org.cn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中东地缘政治新博弈与全球战略态势调整
加强网络安全的生态体系建设
鲁传颖
2016-04-22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互联网对于国家、人民、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已取得的成绩、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主要是从构建中国的网络安全生态体系出发,分析如何达成习总书记提出的“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等任务。
对我国而言,完成上述目标需要有完善和适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和设备、领先的网络安全产业,以及所需的各种高级网络安全人才。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网络安全的生态体系,健康的生态体系会促进政策、技术、产业和人才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在建设我国的网络安全事业中,应当有顶层设计的意识,以生态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避免在法规、技术、行业和人才等方面出现短板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生态体系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会对网络安全每一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对中美网络安全博弈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曼迪昂特、威胁关联等这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公司。这些公司为美国政府对华网络安全博弈提供的大量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因为政府的订单而快速发展。同样,决定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之间胜负的是苹果的法律团队与政府的检察官之间的“斗法”。对于政府提出的每一次解密要求,苹果都毫不客气的对政府进行起诉,以此来拒绝政府请求。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决定苹果未来的并不是技术,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而是苹果公司强大的网络法律团队。
习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如何让各利益攸关方找到自己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首先,政府需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相关的政策制定中。笔者在德国经济与能源部考察工业4.0的网络安全标准时,德方官员介绍到所有的标准都是由企业负责制定的,其中还包括亚马逊这样的外国公司,政府只要负责整个过程的监管即可。我国在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存比较薄弱,而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着大量的法律人才资源,双方完全可以加强合作。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当更具有宏观视野,不能被动的应付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主动加强与政府在有害网络信息报告、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生态体系建设应当注重找准抓手。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人才,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政策人才都需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可以加强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很多机构都与各大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每年不仅有大量的研究项目,还有双向的人才交流;其次是要加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既要重视培养壮大自主网络安全企业,也可以向韩国政府那样鼓励外国的网络安全企业、人才落户、发展;最后,加强对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突破,目前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对态势感知、入侵检测以及归因等重点技术应当如总书记所言,“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
对我国而言,完成上述目标需要有完善和适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和设备、领先的网络安全产业,以及所需的各种高级网络安全人才。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网络安全的生态体系,健康的生态体系会促进政策、技术、产业和人才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在建设我国的网络安全事业中,应当有顶层设计的意识,以生态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避免在法规、技术、行业和人才等方面出现短板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生态体系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会对网络安全每一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对中美网络安全博弈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曼迪昂特、威胁关联等这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公司。这些公司为美国政府对华网络安全博弈提供的大量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因为政府的订单而快速发展。同样,决定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之间胜负的是苹果的法律团队与政府的检察官之间的“斗法”。对于政府提出的每一次解密要求,苹果都毫不客气的对政府进行起诉,以此来拒绝政府请求。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决定苹果未来的并不是技术,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而是苹果公司强大的网络法律团队。
习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如何让各利益攸关方找到自己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首先,政府需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相关的政策制定中。笔者在德国经济与能源部考察工业4.0的网络安全标准时,德方官员介绍到所有的标准都是由企业负责制定的,其中还包括亚马逊这样的外国公司,政府只要负责整个过程的监管即可。我国在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存比较薄弱,而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着大量的法律人才资源,双方完全可以加强合作。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当更具有宏观视野,不能被动的应付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主动加强与政府在有害网络信息报告、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生态体系建设应当注重找准抓手。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人才,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政策人才都需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可以加强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很多机构都与各大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每年不仅有大量的研究项目,还有双向的人才交流;其次是要加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既要重视培养壮大自主网络安全企业,也可以向韩国政府那样鼓励外国的网络安全企业、人才落户、发展;最后,加强对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突破,目前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对态势感知、入侵检测以及归因等重点技术应当如总书记所言,“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
文献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