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情 终究要回到两岸
周忠菲
2015-12-14
「马习会」后,台湾民眾更加深刻地感受「九二共识」的客观存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议题,在台湾社会不断被提起。从民进党施政纲领中提出「绿色经济」设想、国民党在新北市121周年党庆活动提出「拚经济是台湾唯一出路」的口号看,不管是谁当选,台湾经济版图的重构和经济的进一步开放,需要借助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共识。
民进党打台湾牌
社会风气的这一变化,有利于两岸融合,有利于台湾社会朝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相对不久前「太阳花学运」衝击立法院,「反服贸」依然在政治发酵等焦点问题,台湾选情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面。即台湾选情最后回到:「说千道万,还是要回到两岸」的状态。
如果民进党执政,台湾政治进入「蔡英文时代」,台湾是否「不再需要发展两岸经贸?」从民进党提名中研院副院长陈建仁为蔡英文选举搭檔的举措看,答案显然是「NO」。那么,蔡英文的「维持现状」与两岸关系之间,将有怎样的特点?
显示民进党打「台湾牌」的能力。
民进党天然的政治资本是「本土政党」,自建党以来,打「台湾牌」就是民进党显示自己具有「解决台湾问题能力」的一种特权。在这次大选中,蔡英文重新启动「中国事务委员会」,目的也是显示民进党具有在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的能力。如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专程到美国,对其含糊其辞的两岸关系政策,进行交底。又如蔡英文访美演讲,只字不提「九二共识」,但在其脸书上大声疾呼:台湾朝野与社会,对台湾必须改造自己的迫切性,已有初步认识。宣称民进党将「虚心检讨两岸政策」,要通过广泛的讨论,「寻求共识,解决台湾的问题」。
最典型的是蔡英文反击马英九与习近平会面是「奇袭」,强调马习会「限缩了人民未来的选择权」。注意,「限缩」一词的含义,强调的就是民进党「在台湾问题上进行选择的特权」。因此,对民进党打「台湾牌」切不可侥幸。虽然民进党有发展两岸关系的需求,但民进党一旦「主导两岸关系发展」,也有「大打折扣」,甚至与不稳定因素直接挂鉤的可能。
难以绕过「九二共识」
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和平发展两岸关系,这是中共十八大制定的对台政策。但作为两岸交流基础的「九二共识」,目前与蔡英文强调「台独」立场的「维持现状」之间,并没有交集。而民进党「本土化政党」的特定含义,也使民进党内各派繫在承认「九二共识」,尊重歷史事实方面,相互掣肘,政治上迈不开步子。这是民进党当前的困境。
两岸携手拚经济
今天的世界经济,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种种状况的延续。两岸对此一定要心中有数。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大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台湾经济也不容乐观。这些因素决定,两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携手同行,互通有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解决两岸的发展问题。
2001年两岸加入WTO时,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增长,对民进党内的少数强硬派对法理台独的蠢蠢欲动,构成了有力的节制。2004年10月10日,陈水扁二次执政时期,民进党除了推进小三通外,甚至放出两岸应「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进行会谈的信号。
这次台湾再临大选的时空背景中,有不少成分似曾相识。如WTO换成了WTOplus。TPP、RCEP、FTAAP,大区域经济合作趋势下,哪一项选择不涉及大陆,不涉及两岸?无论是从中国走向世界,还是从世界走向中国,一句话:选前如何「说千道万」,最终还是要回到两岸。发展两岸关系,已经成为两岸人民必然而明智的选择。蔡英文自己应该思考,其「维持现状」与两岸关系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民进党打台湾牌
社会风气的这一变化,有利于两岸融合,有利于台湾社会朝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相对不久前「太阳花学运」衝击立法院,「反服贸」依然在政治发酵等焦点问题,台湾选情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面。即台湾选情最后回到:「说千道万,还是要回到两岸」的状态。
如果民进党执政,台湾政治进入「蔡英文时代」,台湾是否「不再需要发展两岸经贸?」从民进党提名中研院副院长陈建仁为蔡英文选举搭檔的举措看,答案显然是「NO」。那么,蔡英文的「维持现状」与两岸关系之间,将有怎样的特点?
显示民进党打「台湾牌」的能力。
民进党天然的政治资本是「本土政党」,自建党以来,打「台湾牌」就是民进党显示自己具有「解决台湾问题能力」的一种特权。在这次大选中,蔡英文重新启动「中国事务委员会」,目的也是显示民进党具有在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的能力。如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专程到美国,对其含糊其辞的两岸关系政策,进行交底。又如蔡英文访美演讲,只字不提「九二共识」,但在其脸书上大声疾呼:台湾朝野与社会,对台湾必须改造自己的迫切性,已有初步认识。宣称民进党将「虚心检讨两岸政策」,要通过广泛的讨论,「寻求共识,解决台湾的问题」。
最典型的是蔡英文反击马英九与习近平会面是「奇袭」,强调马习会「限缩了人民未来的选择权」。注意,「限缩」一词的含义,强调的就是民进党「在台湾问题上进行选择的特权」。因此,对民进党打「台湾牌」切不可侥幸。虽然民进党有发展两岸关系的需求,但民进党一旦「主导两岸关系发展」,也有「大打折扣」,甚至与不稳定因素直接挂鉤的可能。
难以绕过「九二共识」
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和平发展两岸关系,这是中共十八大制定的对台政策。但作为两岸交流基础的「九二共识」,目前与蔡英文强调「台独」立场的「维持现状」之间,并没有交集。而民进党「本土化政党」的特定含义,也使民进党内各派繫在承认「九二共识」,尊重歷史事实方面,相互掣肘,政治上迈不开步子。这是民进党当前的困境。
两岸携手拚经济
今天的世界经济,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种种状况的延续。两岸对此一定要心中有数。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大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台湾经济也不容乐观。这些因素决定,两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携手同行,互通有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解决两岸的发展问题。
2001年两岸加入WTO时,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增长,对民进党内的少数强硬派对法理台独的蠢蠢欲动,构成了有力的节制。2004年10月10日,陈水扁二次执政时期,民进党除了推进小三通外,甚至放出两岸应「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进行会谈的信号。
这次台湾再临大选的时空背景中,有不少成分似曾相识。如WTO换成了WTOplus。TPP、RCEP、FTAAP,大区域经济合作趋势下,哪一项选择不涉及大陆,不涉及两岸?无论是从中国走向世界,还是从世界走向中国,一句话:选前如何「说千道万」,最终还是要回到两岸。发展两岸关系,已经成为两岸人民必然而明智的选择。蔡英文自己应该思考,其「维持现状」与两岸关系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文献来源: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