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内塔尼亚胡赢了,但以色列未必更右
李伟建 2015-03-19
        根据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18日对99%选票的统计,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议会选举中赢得120个议席中的29席,领先中左翼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5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此前有不少分析认为,如果内塔尼亚胡继续执政,新政府可能会更加右倾,以巴关系会更加紧张,以色列和奥巴马政府的关系也将难有改善。相反,如果犹太复国主义联盟能够赢得大选并成功组阁,那么新政府有可能对现有的以巴冲突以及伊朗核问题等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以色列与欧盟及美国的紧张关系。
  以上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仅此并不足以判断以色列对外政策的实质。
  首先,竞选的话语往往不靠谱。以色列的历史经验和政治现实告诉我们,不同政治倾向的政党联盟虽然在许多内政外交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但在关乎国家安全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根本不同。以巴勒斯坦问题为例,从表面看,内塔尼亚胡代表的右翼政党对以巴和谈明显采取的是拖延和拒谈的政策,而赫尔佐克领导的左翼政党则多次表示要尽快恢复以巴和谈,但在和谈涉及的诸如以巴边界、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耶路撒冷地位等核心问题上,各党派并无本质不同。即使左翼政党上台,也不会在这些关键问题上作重大政策调整。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其次,当前各方都未做好重启和谈的准备。即使左翼政党上台并且愿意即刻恢复以巴和谈,也未见得能如某些分析人士所称的“将为中东和平进程带来曙光”。除了受国内右翼势力牵制及自身政策底线局限外,以色列作为整体在中东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对中东形势乃至巴以和谈的影响力也已明显下降。事实上,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内部也未做好重启和谈的准备,巴勒斯坦两大派别矛盾至今未解。而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两派调解人的埃及不久前突然将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更是让巴勒斯坦陷入分裂困境。因此,这种情况下,以巴和平进程能否被有效推动是令人怀疑的。
  第三,形势比人强。长期以来,以色列已习惯于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和政策来应对各种挑战,并且获得相当成功,这种成功主要得益于自身强大的实力及与美国的铁杆盟友关系。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变化,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以色列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重要性都有所下降,这种正在逐步强化的趋势已经对以色列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因此,内塔尼亚胡若继续执政,想用强硬的不变政策来应对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形势,这种难度会越来越大。

文献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