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APEC谱写实现“亚太梦”的新蓝图
2014-11-14
第22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大幕尚未完全落下,关于“新雁阵欲展翅腾飞”的报告和评论就已经拉大序幕。在享受中国风采和内涵之余,各经济体领导人总结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进程,从基于地区现实的立场出发,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承诺,取得了许多值得赞许的成果。
第22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以切分三大重要活动:第一是11月7日-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部长或代表、秘书处执行主任、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观察员代表及特邀嘉宾等出席。会议联合主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商务部长高虎城分别致开幕辞。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使用全球共同数据标准声明》、《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可再生和清洁能源贸易投资声明》、《亚太经合组织海关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战略框架》、《通过公私伙伴关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行动议程》、《亚太经合组织促进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建设战略计划》、《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网络经济合作倡议》、《亚太经合组织加强亚太地区海洋合作》和《反腐北京宣言》等七大附件。
第二大活动是11月9日-10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今年的主题是“亚太新愿景:创新、互联、融合、繁荣”。亚太经合组织11个成员经济体和其他4个经济体的领导人、3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演讲,共有来自12个国际组织、38个经济体的约1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第三大活动是11月11日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的主题是 “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各经济体领导人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三大重点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个主要文件,包括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四个主要附件。
中国为保证本届会议的成功做出了精心安排和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为保障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和安全付出了令国际社会为之动容的努力。“APEC蓝”来之不易,如同亚太自贸区建设倡议怎样才能成为现实一样,如何成为“新常态”成为世人关注的重要话题。北京周边部分省市为会议提供便利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奉献,显示出中国极强的集体动员能力。
第二,本届会议的许多倡议都具有中国的鲜明特征。会议的主题既显示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大多数经济体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要以“面向未来”的战略视野进一步升级这一关系。无论是《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北京路线图》,还是《反腐北京宣言》都将与茂物目标等一样,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不断发展的标志性文件。
第三,中国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倡议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无论是单独出资500亿美元与其他20个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促进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建设;还是向亚太经合组织捐助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在未来3年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等,都显示出中国想促进亚太地区发展与繁荣的真情实意。
第四,中国强调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引领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前景。“亚太大家庭”的概念本来是个成员经济体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虽然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在实现茂物目标、建设共同体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但同时也显示出要维护亚太经合组织保持团结,朝着共同方向努力的战略目标。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已经从需要从强调共同利益和责任,到塑造共同命运的新阶段,需要以“同舟共济”的使命感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从内外各界对本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成果的各种反应来看,积极面绝对大于消极面。即使从消极面来看,更多的也是强调建设亚太自贸区建设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如何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以东盟为核心的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进行对接,缓解甚至消除地区自贸协议“意大利面碗”效应问题,强调亚太自贸区可以成为长期目标,需要各方做出切实努力,最终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从这一视角来看,其积极意义也是大于消极意义的。
第22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以切分三大重要活动:第一是11月7日-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部长或代表、秘书处执行主任、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观察员代表及特邀嘉宾等出席。会议联合主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商务部长高虎城分别致开幕辞。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使用全球共同数据标准声明》、《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可再生和清洁能源贸易投资声明》、《亚太经合组织海关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战略框架》、《通过公私伙伴关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行动议程》、《亚太经合组织促进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建设战略计划》、《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网络经济合作倡议》、《亚太经合组织加强亚太地区海洋合作》和《反腐北京宣言》等七大附件。
第二大活动是11月9日-10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今年的主题是“亚太新愿景:创新、互联、融合、繁荣”。亚太经合组织11个成员经济体和其他4个经济体的领导人、3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演讲,共有来自12个国际组织、38个经济体的约1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第三大活动是11月11日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的主题是 “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各经济体领导人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三大重点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个主要文件,包括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四个主要附件。
中国为保证本届会议的成功做出了精心安排和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为保障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和安全付出了令国际社会为之动容的努力。“APEC蓝”来之不易,如同亚太自贸区建设倡议怎样才能成为现实一样,如何成为“新常态”成为世人关注的重要话题。北京周边部分省市为会议提供便利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奉献,显示出中国极强的集体动员能力。
第二,本届会议的许多倡议都具有中国的鲜明特征。会议的主题既显示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大多数经济体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要以“面向未来”的战略视野进一步升级这一关系。无论是《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北京路线图》,还是《反腐北京宣言》都将与茂物目标等一样,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不断发展的标志性文件。
第三,中国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倡议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无论是单独出资500亿美元与其他20个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促进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建设;还是向亚太经合组织捐助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在未来3年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等,都显示出中国想促进亚太地区发展与繁荣的真情实意。
第四,中国强调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引领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前景。“亚太大家庭”的概念本来是个成员经济体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虽然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在实现茂物目标、建设共同体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但同时也显示出要维护亚太经合组织保持团结,朝着共同方向努力的战略目标。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已经从需要从强调共同利益和责任,到塑造共同命运的新阶段,需要以“同舟共济”的使命感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从内外各界对本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成果的各种反应来看,积极面绝对大于消极面。即使从消极面来看,更多的也是强调建设亚太自贸区建设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如何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以东盟为核心的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进行对接,缓解甚至消除地区自贸协议“意大利面碗”效应问题,强调亚太自贸区可以成为长期目标,需要各方做出切实努力,最终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从这一视角来看,其积极意义也是大于消极意义的。
文献来源:boaorevie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