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G20布里斯班峰会——转型的艰难一步
2014-11-17
二十国集团(G20)2014年峰会于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落下帷幕。从峰会结束后发布的公报来看,这次峰会与往届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提出了未来五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应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的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这是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和最大成果。这一增长指标的出现标志着G20从一个危机应对机制向转型为世界经济指导委员会艰难地迈出了一步。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G20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首要平台。但自2010年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成员国利益分歧增大,及地缘政治竞争因素上升,G20就处于艰难的转型之中。在过去的几届峰会上,G20未能在有关世界经济的重大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仅在国际联合反腐、税收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监管等技术性问题上取得一些成就。历届峰会总是不断重复危机期间各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上达成的一些原则性共识,但在行动上却鲜有突破。
今年的布里斯班峰会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成果,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主办国澳大利亚从接过G20主席国席位之后,就积极与中美两大国沟通协调,特别是与北京APEC峰会进行议题对接。由于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发动机地位,以及两场峰会在议题上的相关性,可以说,APEC北京峰会的成功举办为G20布里斯班峰会取得较大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G20峰会的召开离北京APEC峰会结束还不到一周的时间。APEC峰会的主要议题,如推进改革以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投资与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国际联合反腐等议题在G20布里斯班峰会这一全球经济论坛上得以继续讨论,并达成高度共识。特别是与会各国同意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建设分享知识的平台和网络,并改善基础设施市场的运行和融资。
其次,中美两国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努力也为峰会取得较大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上,中美两国在APEC峰会期间达成了重要协议,为G20布里斯班峰会在能源、能效、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取得进展奠定了基调。
不过,阻碍G20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没有消失。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要求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落实IMF份额改革方案,由于美国的反对没能实现。G20峰会公报因此第一次点名批评了一个国家。鉴于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状况,这个问题今年很难解决,IMF确实需要准备替代方案。此外,地缘政治障碍仍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合作。美日澳三国在峰会期间举行了首脑会谈,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TPP为核心,加强在经济和海洋安全方面的合作,以牵制中国。而对于俄罗斯,普京总统受到西方领导人的普遍冷遇,议程结束后提前回国。
布里斯班峰会决定中国将承办2016年G20峰会。中国将在2015年土耳其接过主席国席位后成为“三驾马车”之一,这将保证G20议题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政策的连续性。举办G20峰会,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今年的APEC峰会和G20峰会向本地区和世界提供公共物品,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2016年的G20峰会,中国必定会努力推动G20向成为真正的全球经济指导委员会迈出一大步。

文献来源:boaorevie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