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谁的危机
2014-10-21
 安倍内阁刚刚改组一个多月,支持率略有回升,安倍本来指望来年秋季蝉联自民党总裁,让其党派实现长期执掌内阁之愿望。然而,事与愿违,经济丑闻被曝光,两位阁僚同时辞职,日本政坛陷入了困境。出现如此危机,虽属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对小渊优子和松岛绿个人来说,虽因经济丑闻遭遇仕途一大挫折,但却是背后隐藏的日本政治顽疾的又一次表现而已。日本的选举事实上在具体操作层面是后援会选举,后援会是议员在其家乡选区的坚强后盾,它靠人脉、人情来维系。以小渊优子为例,她的后援会就是其父——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后援会。小渊惠三去世后,小渊优子成为其政治继承人,年仅26岁时就凭借父亲的地盘当选为国会议员,今年刚满40岁,已经两次担任国务大臣。不管其经济学知识有多少,经济手腕有多低,仅凭父亲家族人脉和派阀平衡就能担任经济产业大臣,这是日本政治的一大特点。而利用政治资金向后援会输送利益,并不是新鲜事,只是有人被揭露,有人未被揭露而已。小渊优子这位被称为未来首相候选人的新星,恰恰是这种政治体制的产物。
  其次,对于安倍内阁来说,经过这一打击,内阁的寿命恐怕凶多吉少,自民党政权也必将受到质疑,将显露其腐败的常态。战后自民党长期执政是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了腐败的本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国民也就失去了对其腐败的容忍。自民党两次下台都是国民对其不满的表现。安倍内阁利用所谓“安倍经济学”制造虚假繁荣,赢得部分眼球,但是好景不长,经济再次表现颓势。安倍玩完了经济,又试图通过内阁改组这一自民党惯用的手法来提高支持率,还提拔小渊优子等五名女性阁僚充当政治花瓶,吸引选民注意。然而,无奈经济没有起色,选民便不会再容忍。如果此次丑闻引起连锁反应,安倍内阁将难从政治危机中自拔。
  第三,对于日本政坛来说,此次的政治风波,还不仅止于自民党,由于在野党各自为政,分崩离析,如果自民党一党独大的状况出现问题,日本政坛将无替代政党出来收拾残局。自民党重返政权之后,貌似形成整合,其实这个党是由政见不同的鹰派与鸽派构成的党,党内七大派阀中,安倍所在的町村派属于鹰派,该派在该党众参两院400多名议员中只占90多名,明显是以少数控制多数。特别是安倍的右倾路线引起党内鸽派抵制,导致安倍在上月内阁改组时不得不吸收多名鸽派入阁,以便维持党内派阀平衡。但是,安倍万没有想到,按倒了葫芦又浮起瓢,刚摆平党内派阀,又出现经济丑闻。在野党这盘散沙虽然不能整合起来构成取代自民党的有效政治力量,但他们可以穷追猛打,使自民党陷入政治被动、内阁流动、恶性互动。因此,如何避免此次政治风波发展成政治地震,不仅对于安倍来说是一次考验,对于日本政坛来说也是严峻的挑战。

文献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