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索尼影业事件考验美国网络安全战略
2014-12-29
一家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因为拍摄了一部涉嫌侮辱朝鲜领导人的影片,而导致其遭受黑客攻击,相关的影片以及公司内部的敏感信息、电子邮件等一系列内容被黑客公开到网上,并警告公司取消原定影片公映。这件事件本身就值得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美国政府立即责成联邦调查局展开调查。

  更重要的是,这家名叫索尼娱乐的公司,接受了黑客的警告并取消了影片的公映。这让一向为言论自由而骄傲的美国政府和媒体坐不住了,不仅媒体哗然,奥巴马总统也在2014年度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先就索尼影业事件发表美国政府的正式立场。奥巴马总统的讲话主要有三点内容,首先确认了朝鲜政府涉及到黑客攻击;其次,批评索尼影业不应该接受恐吓取消公映;最后,表明美国政府一定会采取应对措施,对朝鲜进行制裁。随后不久,朝鲜政府否认指控,认为事件与自己无关,是美国政府诽谤。

  毋庸置疑,美国政府对索尼事件是高度重视的,奥巴马专门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处理方案。我们也不应该怀疑美国政府的能力,联邦调查局很早就对事件进行调查。但问题是美国政府一如既往的没有公布相关的证据,但又言之凿凿。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美国政府,还是相信证据?

  笔者愿意在这里预测一下这件事情可能发展的几个方向。第一种可能性是美国政府自始至终不公布证据,并对朝鲜展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制裁。第二种可能是美国公布所谓证据,朝鲜对证据逐一反驳,认为证据不足。美国依旧对朝鲜进行制裁。第三种可能性是,如果媒体继续就事件穷追猛打,奥巴马政府可能会组成一个由盟友国家组成的调查组,然后宣布对朝鲜进行制裁。 

所以,证据有没有,权威不权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鲜政府必须对事件负责。这一结果早在政府开始调查前就被美国媒体使用匿名政府官员等“权威”审判过了。奥巴马政府做的不过是跟随媒体的审判,或者说是给媒体一个交代罢了。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显示网络安全正在改写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并对奥巴马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造成了严重的挑战。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这一空间种行为体众多,但却缺乏相应的国际规则和行为规范。因此,网络安全事故频繁也就难以避免,国际社会在应对网络安全上的合作也严重受阻。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匿名性决定了在索尼事件中,美国政府要想收集到可靠的证据,需要多国政府的合作,甚至包括朝鲜政府。在2013年3月韩国银行系统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之时,正是因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相关网络安全部门的全力合作才最终锁定了攻击的源头。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认为黑客——也就是朝鲜政府威胁到了美国的言论自由。从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来看,不管朝鲜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索尼在影片中采取的公开羞辱国家领导人的做法也似有不妥之处。“言论自由”并非绝对,不久前美国一位国会议员的助手公开指责奥巴马两位女儿的衣着品味就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广泛认为不攻击总统的家人是美国的政治文化。最后,这位议员助手不仅删掉了所有言论,公开道歉,并被迫辞职。从这点上来看,美国的言论自由也是有其文化背景的。美国应当意识到,其他国家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有其各自的宗教、民族、历史等文化背景。

  但在美国的国际网络安全战略中,同样是忽视了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一味主张由美国来制定政策,其他国家跟随就可以了。此外,从奥巴马政府在包括起诉中国军人等几次网络安全事件中的表现来看,美国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显然,美国的国际网络安全困境与美国政府在索尼事件中的困境是相一致的,缺乏必要的国际支持和理解。网络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只有各国国家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从现实层面来看,美国的单方面行动有多少威慑力和合法性?美国可以对朝鲜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但这种惩罚若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对朝鲜起不到任何作用。无论是金融制裁还是贸易禁运,美国一家采取行动效果为零。相反,这样的行动只会让原本已经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更加恶化,到头来损害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的安全利益。

文献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