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 陈友骏
- 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区域经济室主任
-
chenyoujun@siis.org.cn
chenyoujun@siis.org.cn
五题难破,安倍坐困愁城
陈友骏
2015-01-30
日本第189届例行国会日前开幕。此届国会是第三届安倍内阁启动后的首次国会,同时也标志着安倍政权全面进入2015年工作新阶段。接下来,与民主党为代表的国会在野党之间的角斗与妥协,无疑会成为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及日本政府相关工作的主旋律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2014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众议院大选,安倍政权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2015年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换言之,安倍政权2015年内政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业已明确,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第一,对内对外竭力宣扬并展现日本战后“积极和平主义”的作为,使日本能够彻底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战后体制”而言,日本国内保守主义政治势力中始终存在“挣扎”的声音,认为日本若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觊觎,首先必须脱离“战后体制”的桎梏。另一方面,2015年恰逢二战结束70周年,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反思历史、憧憬未来的重要时刻。而在安倍政权看来,这一关键时点的出现无疑为其创造了绝佳的政治机会,并冀望依靠一场“酣畅淋漓”的告别演说,使日本与“战后体制”彻底说再见。为此,安倍政权已经开始了“动员”工作。
第二,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挑选“合理”且“合适”的选项加以推进落实。就当前日本正在商议的对外经济合作而言,摆在安倍政权面前的选项还是较多的。不仅有美国主导的TPP、中日韩三边共同协商的FTA,还有涵盖了多数东亚国家的RCEP以及日本与不同经济体之间正在进行谈判的双边FTA等种类繁多的经济合作协定。但就目前而言,安倍政权所表现出的现实态度更倾向于先达成TPP,随后再在RCEP或中日韩FTA问题上寻求突破,对此,日本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政界及商界人士深感忧虑,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日本在TPP 问题上的利益得失。
第三,谨慎处理周边关系的敏感问题,尽可能保持逐步缓和的总基调,谋求调整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在不触及各方政治底线的基础上,日本可能会更多依赖于政治“擦边球”的战术,实现周边关系问题的发展及突破。
第四,以“抓重点”的工作方式推进日美两国间的全方位合作。安倍政权处理对美关系主要围绕两件事情展开:一是与美方重新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使其不仅在战术上、更在战略上能对美方提供更好的“呵护”,同时也加速日本自卫队的“借船出海”;二是尽可能推进落实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的既定搬迁计划,终结当前横亘在日美关系发展中的最大悬案。两件事情中,尽管前者并不会遭遇很大的阻力,且美方也已经表态愿意积极配合,但后者显然已走入困局,甚至存在全盘阻碍日美安全合作的可能性。有鉴于此,上述两件事之间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彼此影响、互为关联。与此同时,这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无疑增加了安倍政权夯实及拓展日美合作关系的难度,更增加了未来日美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尽快落实安倍经济学所倡导的诸项改革措施,促使日本经济“止跌回升”、重开新局。2014年末安倍领导的执政联盟之所以能获取日本众议院大选的胜利,其中最主要的动因就是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依然抱有强烈期待。对此,安倍政权必须予以积极回应。但是,面对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持续萎靡的交困状态,安倍经济学的改革任务可谓并不轻松。不仅要针对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动态制定出相应的改革及发展新措施,同时也要针对安倍经济学自身的政策进行全面且合理的改造与重塑。
上述五个问题,是安倍政权2015年的五项主要任务,同时也与安倍政权的执政寿命息息相关。必须指出的是,其中一些问题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应该引起各方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2014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众议院大选,安倍政权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2015年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换言之,安倍政权2015年内政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业已明确,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第一,对内对外竭力宣扬并展现日本战后“积极和平主义”的作为,使日本能够彻底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战后体制”而言,日本国内保守主义政治势力中始终存在“挣扎”的声音,认为日本若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觊觎,首先必须脱离“战后体制”的桎梏。另一方面,2015年恰逢二战结束70周年,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反思历史、憧憬未来的重要时刻。而在安倍政权看来,这一关键时点的出现无疑为其创造了绝佳的政治机会,并冀望依靠一场“酣畅淋漓”的告别演说,使日本与“战后体制”彻底说再见。为此,安倍政权已经开始了“动员”工作。
第二,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挑选“合理”且“合适”的选项加以推进落实。就当前日本正在商议的对外经济合作而言,摆在安倍政权面前的选项还是较多的。不仅有美国主导的TPP、中日韩三边共同协商的FTA,还有涵盖了多数东亚国家的RCEP以及日本与不同经济体之间正在进行谈判的双边FTA等种类繁多的经济合作协定。但就目前而言,安倍政权所表现出的现实态度更倾向于先达成TPP,随后再在RCEP或中日韩FTA问题上寻求突破,对此,日本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政界及商界人士深感忧虑,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日本在TPP 问题上的利益得失。
第三,谨慎处理周边关系的敏感问题,尽可能保持逐步缓和的总基调,谋求调整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在不触及各方政治底线的基础上,日本可能会更多依赖于政治“擦边球”的战术,实现周边关系问题的发展及突破。
第四,以“抓重点”的工作方式推进日美两国间的全方位合作。安倍政权处理对美关系主要围绕两件事情展开:一是与美方重新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使其不仅在战术上、更在战略上能对美方提供更好的“呵护”,同时也加速日本自卫队的“借船出海”;二是尽可能推进落实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的既定搬迁计划,终结当前横亘在日美关系发展中的最大悬案。两件事情中,尽管前者并不会遭遇很大的阻力,且美方也已经表态愿意积极配合,但后者显然已走入困局,甚至存在全盘阻碍日美安全合作的可能性。有鉴于此,上述两件事之间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彼此影响、互为关联。与此同时,这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无疑增加了安倍政权夯实及拓展日美合作关系的难度,更增加了未来日美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尽快落实安倍经济学所倡导的诸项改革措施,促使日本经济“止跌回升”、重开新局。2014年末安倍领导的执政联盟之所以能获取日本众议院大选的胜利,其中最主要的动因就是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依然抱有强烈期待。对此,安倍政权必须予以积极回应。但是,面对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持续萎靡的交困状态,安倍经济学的改革任务可谓并不轻松。不仅要针对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动态制定出相应的改革及发展新措施,同时也要针对安倍经济学自身的政策进行全面且合理的改造与重塑。
上述五个问题,是安倍政权2015年的五项主要任务,同时也与安倍政权的执政寿命息息相关。必须指出的是,其中一些问题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应该引起各方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
文献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