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2014核安全峰会:国际合作与中国作用
2014-03-21
核,永远是现代国家安全中最敏感的话题。随着国际社会对“使用核武器是不道德的”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来自核大国使用核武器的威胁正在降低。而与此同时,核恐怖主义、核材料流失和非法贩运、核设施发生事故的风险却在日益上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自冷战结束以来,通报的有关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材料丢失或遭偷盗、非法获取的事件达2100余起,如果恐怖分子获取了这些材料,就可能制造核爆炸装置或“脏弹”,对人员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针对这个此消彼长的趋势,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倡议举行核安全峰会(NSS),并于201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首届核安全峰会,确定核安全峰会的重点议题在于促进非传统领域中的核安全,强调国际合作防止核恐怖主义,防止核材料的流失,推动《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正案尽快生效。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于2012年在韩国首尔举办,此次在荷兰海牙召开的核安全峰会是第三届。
2012年核安全峰会放在首尔是为了让世界关注朝核问题。2014年核安全峰会之所以选在荷兰举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荷兰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港口,美国一直担忧恐怖分子利用该港运送核材料。另外,荷兰佩滕市的核反应堆负责供应全球30%、欧洲60%的医用同位素,核材料的安全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荷兰组织了此次峰会,邀请了全球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58位领导人,以及数千名代表和记者参加,共同讨论如何打击核恐怖主义,维护核安全。
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游离于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外到积极维护建设核安全体系的转变,在维护核安全领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在核安全峰会重点推动的项目方面,中国已经率先批准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根据这些公约制定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采取了更严格的核材料保护措施。在第一届核安全峰会后,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在北京启动,并计划于2015年竣工。该中心将主要承担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培训、测试认证和技术展示研发等功能。为中心所投入的资金和场地是中国在核安保领域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当然,作为得到国际认可的核大国之一,自己承担责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任务是积极推动其他国家加入合作,利用各自的经验和技术开展维护核安全的工作。因此,在此次核安全峰会中,中国应当推动以下目标的实现。
第一,推动《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尽快生效和促进更多国家加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这两个国际公约是继《核不扩散条约》之后的又一重要维护民用核安全的国际法律文件,将切实保障全球现有核材料处在监管与保护之中。目前《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已于2007年生效,而《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需三分之二的缔约国批准方可生效,目前与这个目标尚有距离。韩国是尚未批准该修订案的国家之一。3月18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呼吁国会尽快批准此修订案。她指出,朝核问题事关韩国切身利益,韩国不仅没有在核安全方面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反而未能履行公约承诺,这极大损害了韩国的国家利益。日本也尚未批准该修正案,目前国会正在修订相关国内法以为批准该修正案铺路。
第二,推动减少对高浓缩铀及高浓缩钚的使用。高浓铀低浓化改造是核安全峰会确定的加强国际核安保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已经承诺愿意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开展高浓铀研究堆改造工作,为有关国家的高浓铀研究堆更换燃料。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中国向加纳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供应低浓铀的项目和供应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将为加纳储存更换下来乏燃料。
第三,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日本拥有高浓度核材料的问题。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从美国获得了330公斤高浓度钚。此外,日本还在全国各地存储了9吨钚,在欧洲存储了35吨钚,日本同时还拥有1.2吨的浓缩铀。这些大量的武器级核材料足以引起邻国的怀疑和警惕,甚至有可能将中日之间的争论引上核道路。日本需要对拥有这些材料做出说明,并及时做出处理。
第四,关注核工业安全。目前核能仍为廉价安全的清洁能源,正处在经济上升通道的亚洲各国对核电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韩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大量规划中的核电项目。项目的增多本身就带来了更大的危险系数,更何况印度、巴基斯坦都处于核恐怖主义高发地。因此,中国不仅需支持核电工业发展,更需支持核工业在应对核恐怖主义、维护核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对核恐怖主义、保护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摆在世界所有国家面前的重要任务。核安全峰会是应对这项任务的重要平台,中国将继续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推动国际合作,维护核安全机制。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