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系列五——南美经济形势及展望
2013-12-03
目前南美经济整体增长形势疲软,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以巴西和阿根廷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出口国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显著。尽管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南美经济同期增长仍然达到2.5%,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势头明显。目前南美经济正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打破对传统商品出口的依赖,建筑、投资及其他基础设施领域正逐步兴起。


一、当前南美经济整体增长形势
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布最新报告《2013年拉美和加勒比经济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南美地区经济同期增长2.5%。智利、秘鲁和墨西哥等国家上半年经济呈下滑势头,巴西和阿根廷等国正面临汇率下滑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经济形势堪忧。巴西经济第三季度的数据转好迹象明显,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认为巴西今年的增长会高于政府预期的2.5%,但远低于过去几年的水平。目前墨西哥增长率降至15年最低水平,IMF进一步下调墨西哥经济增长预期,但同时墨西哥经济的积极因素仍然在不断累积,今年粮食产量也有望获得新高,吸引外来投资也显著增长,因此有部分私营机构预测显示,墨西哥将逐步扭转低沉的增长势头并实现积极的增长,预计2014年将达到4%左右。今年阿根廷增长率预计维持在3.5%左右,低于政府5.1%的预期。
IMF近来也发布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报告,对南美的经济做出类似的判断,总体认为2013年南美经济增长率达到3.2%,比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对上半年的预测数据略高。IMF预测显示,巴拉圭是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年的增长率达12%;其次是玻利维亚和秘鲁,年增长率5.4%;接下来是智利(4.4%),厄瓜多尔(4%);哥伦比亚(3.7%);阿根廷和乌拉圭(分别为3.5%);巴西(2.5%);和委内瑞拉(1%)。
通货膨胀是当前南美地区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南美地区通胀形势整体严峻,可能为未来的增长埋下祸根,委内瑞拉通胀率最高,达到达37.9%;阿根廷和乌拉圭8.5%;巴西6.3%。报告预计阿根廷2014年通胀率将达到11.4%。


二、当前南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困境及可能的转机
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十年来拉美部分国家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原材料出口,特别是2004-2011年,货物贸易对可支配性收入的贡献最大,如阿根廷为19%,巴西为22%,智利为47%,厄瓜多尔为35%,墨西哥为26%,委内瑞拉为50%。受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及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南美过度依赖原材料出口的形势正发生变化,当前出口增长从两位数滑落下来,去年和今年出口分别仅增长1.4和1.5%。
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造成了南美经济结构畸形,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冲击,南美主要国家正试图改变这一形势,积极制订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计划。巴西近期实施了将石油收益投资于教育和卫生的措施,墨西哥也实施了石油收益税收改革。这一背景下,南美地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正取得逆势上涨,2013年上半年拉美地区13个国家同比增长6%。墨西哥上半年吸引外资超过了2012年全年水平,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巴拿马、哥斯达黎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44%、27%、27%、19%、15%。尽管巴西吸引直接投资数量位居南美第一,但受到国内通胀及经济预期的影响,今年1-8月份的绝对数额同比下降10%。阿根廷今年吸引投资下降幅度也较大。


三、未来前景展望
南美经济正经历转型的阵痛,全球经济需求结构对南美出口商品的单一性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并且未来南美主要国家还将进一步面临高通胀对产品竞争力的考验。
南美国家的传统消费模式也是未来南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过于依赖信贷的消费模式和过度开支的养老支出透支了政府和社会的资金对本地区基础设施领域的更新和生产力提高的促进。
总体而言,当前南美经济即呈现被动的一面,也呈现积极转变的势头,具有错综复杂、表现多元的特点。但仍可预见的是,鉴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短期内无法实质性改变,未来一旦世界经济形势复苏,南美经济仍将在传统商品出口模式下受到刺激。即便如此,经济结构因素仍将是南美经济体面临的持久挑战。此外,除了巴西和阿根廷外,目前其他南美地区国家在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国内建设方面争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可望对经济增长形成正面的促进。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