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系列四——美国经济形势总结及展望
2013-12-03
一、总体形势
美国经济在2013年总体来看保持了温和复苏,但是动力仍然不够强劲,复苏势头不够稳定。第一、二季度,美国真实GDP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1.1%和2.5%,同比则分别增长1.3%和1.6%,主要是美国财政自动减赤影响较大,另外消费增长仍然疲弱。通货膨胀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2013年8月同比增长1.5%。就业形势稍有改善,失业率在降至8月份的7.2%。短期利率水平仍然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极低位置,但长期利率水平有所回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份的1.76%上升到9月份的2.81%。政府短期财政情况有所好转,2013财年预算赤字为7593亿美元,比2012年的10870亿美元有显著减少,这主要得益政府支出的消减以及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有所好转,减至接近GDP的2%,主要是进口增速下降,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上升。


二、主要问题
尽管美国的经济增长形势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相对较好,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和非经济因素,制约美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第一,美国就业市场的恢复尚待时日。尽管从失业率数字来看,美国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从就业人口比和劳动力人口比来看,美国劳动市场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2013年9月,美国就业人口比和劳动力人口比分别为仍然只有58.6%和63.2%,距离危机之前的2007年底的63.0%和66.0%还有很大差距。这意味着美国就业形势在短中期内可能难以迅速改善。就业市场的疲软将对美国消费支出形成较大制约。第二,美国资本和劳动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美国企业利润占GDP的比重在危机之后的几年中持续上升,2013年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已经超过危机前的最高水平,达到14.5%的水平;而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则持续下降,从2008年的66%降至目前的61%。这一差距的持续存在甚至扩大,使得美国不仅消费难以恢复实质性增长,而且企业产能过剩,缺乏投资动力。第三,美国中长期财政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方案。美国国债已经突破17万亿美元,相对GDP已经超过100%,年度财政赤字虽有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巨额债务的长期存在,将制约美国政府的行动能力以及私人部门的投资能力。第四,美国国内政治分化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政府预算和债务上限所进行的对峙导致政府短期关门和债务违约风险,影响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美国政府当局对于经济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非常清楚,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能出台非常有力的政策予以改善。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行动能力有限。针对劳动力市场疲弱问题,尽管奥巴马政府之前延长了失业保险和救济期限,但是随着自动减赤的继续推进,这些措施也将逐渐退出。在政府支出方面,美国政府囿于减赤要求,从去年底即已经开始缩减。在政府投资方面,美国政府尽管对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提供支持,但是规模都很小,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目前能够倚重的就是货币政策和对外贸易与投资。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维持和稳定金融市场、提振消费者信心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其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低,而负面效应正在上升。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推行扩大出口战略,尽管没有达到原先目标,但是整体对外贸易逆差规模有较大减少。美国在对外投资收益上则表现优异,近年来其投资收益规模持续处于历史高位,为缓解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展望
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仍有望维持温和经济复苏,主要动力来自于货币政策扩张导致的财富效应以及房地产市场复苏带来的投资需求,但是如果短中期内不能解决结构性障碍和政治对立,长期不能实现技术突破,则美国经济要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比较困难。2014年,美联储将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缺乏财政政策的配合,美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个波动期。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