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13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应邀出席,并在全体大会作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文化建设”的主题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办。本届会议的主宾对话国为阿塞拜疆共和国。会议的共同主办单位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日报社、(阿塞拜疆)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意大利全球合作基金会等。
王晨副委员长以及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和省长王清宪会见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成员
在全体大会上作主题发言的还有:安徽省省长王清宪、阿塞拜疆议员马马多夫(视频)、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视频)、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和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线下200余位与会者中还包括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代表)等。
杨洁勉主任作主题发言
杨洁勉主任在发言中指出,物质的力量远远不足以应对人类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使物质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同步。文化既有个体特色,也有集体的丰富性。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声称自己是优于另外一种文化的,相反,所有文化都应该共存互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接近于吸取过去、代表现在、面向未来的新的全球文化的阶段,世界新的现实和条件也要求具有新的政治和安全文化,新的和平观和战争观也正在形成。他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没有坦途和捷径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因此,极为重要的是,整个国际社会应将其目前在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转变为未来世界多元而和谐的文化框架的基石。我们应该投身于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个伟大事业中。在这一视野下,人类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全球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促进更多的物质生产,同时提高分配的公平性。
此外,我院公共政策与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也应邀参加本次年会,并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合作”议题讨论环节发表演讲。该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主持。
于宏源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随着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分歧日趋增多,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正积极发挥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作用,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通过自身资金、技术和经验以及绿色“一带一路”来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彰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格局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