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方网联合举办“进博会与民间外交创新”研讨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继良先后做主旨发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事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钱斐、上海市委网信办传播处处长李雪林、上海日报副总编辑沈科、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钱云、武田(中国)副总裁张敏、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总监陈佳昕、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朱承铭等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与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主任黄品芳主持会议。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上海作为双循环的中心节点,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充分彰显了责任和使命意识。进博会和民间外交是一个彼此促进、相互融通的关系,进博会赋予了民间外交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和平台,同时民间外交也极大丰富了进博会的题材和内容。进博会不仅涵盖商品和服务这些物的交换,而且更包括人员的交流、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进博会为民间外交搭建了一个主体多元化的平台,有力推动了民心相通建设,深化了世界对中国立体化的认知和了解。同时,民间外交以其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互动性又大大丰富了进博会的内涵,并通过进博会这一窗口进一步放大民间交流效能。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指出,2018年上海市友协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成立了上海民间外交研究基地。两年多来,上海市友协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主办了10余次民间外交主题的研讨会。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关于怎样在抗疫过程当中积极发挥民间作用的座谈会等。通过实践者、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多角度、广视角的观点,相关报告、材料、科研成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甚至中央部委办领导的高度肯定。景莹会长指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友协共建了上海民间外交研究基地,基地以学术和政策研究为基础,开展文献研究、访谈调研和会议论坛等活动,通过汇聚国内民间外交研究和实践力量,不断为决策服务,形成民间外交领域研究中心、民间外交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认为,民间外交任务重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如何让世界了解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的中国。第二,如何让国人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具体而言,让世界读懂中国的任务之一是读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征,这是民间外交新的着力点,为此需要将中国现代化特征进行故事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孔福安指出,进博会是人类开放史、贸易史上伟大的创举。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交流平台,各国企业、商会、协会、民间组织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专家学者等等都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思想、理念,因此进博会具有独一无二性。此外,进博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窗口,也是中国人民了解世界产品、世界企业、各国创新的平台。
东方网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继良指出,民间外交任重道远,在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背景下,需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民间外交建设。进博会是民间外交的重要舞台,如何用好这个平台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另外,网络传播的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关注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