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闻聚焦 > 简讯
简讯 College News
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会在我院举行
2020/05/15   阅读:2169

    2020年5月15日下午,“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会在上海国研院举行。(关于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点击此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主持会议并致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何继良,市政府外办原巡视员邵慧翔,市档案局副局长、市档案馆副馆长蔡纪万,市友协副会长景莹等参加会议。

    在开幕致辞中,沙海林会长首先回顾了“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的筹备和举办经过,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项活动获得了“银鸽奖”一等奖是实至名归。沙会长指出,本次总结会是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拓展思路的良好契机。鉴于中美关系正处于波折之中,各单位齐聚上海国研院,共同讨论上海如何在对美交流工作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以及民间外交如何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友协副会长景莹作为主要牵头单位代表对系列活动进行了总结汇报。景会长用“风雨中见证历史,回望中互鉴双赢”来概况图片展暨系列活动的全过程,从谋划、动员、策展、外宣等各个环节提炼了令人难忘、值得总结的工作经验。第一是迎接挑战,上下一盘棋,服务国家整体外交。第二是广泛动员,举全市之力展示沪美合作的成果。第三是精心谋划,打好组合拳,讲好中国和上海的故事。第四是锻炼团队,规范有序。总结是为了集思广益,不断地夯实民间交往工作的基础,做出民间外交新的贡献。

    上海国研院陈东晓院长认为,上海是中美关系40年的贡献者、受益者和见证者,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上海国研院作为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上海发展的智库,院内专家参与了中美交往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国研人”既责无旁贷,又与有荣焉。纵观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在当前疫情放大和加速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坐视中美关系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面临困难,中美亟需重建共识,稳定双边关系。总体而言,一要登高望远,二要求同存异,三要强基健体。就上海而言,一要继续敢为人先,二要共同发展,共享创新,三要保持自身稳定发展。

    随后,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何继良,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市档案馆副馆长蔡纪万,市新闻办外宣处处长杨晶,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常务所长胡华,市政府外办原巡视员邵慧翔分别从新闻媒体、档案史料、对外宣传、对美民间交往、民间外交的理论总结等角度交流了参与系列活动的工作心得、思考和建议。

    沙海林会长在总结中提出,我们开展民间外交要用好图片展暨系列活动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通过民间外交来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7月,“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与合作——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东方网、上海市档案馆、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外事》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图片展还远赴美国休斯顿展出,收到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今年,此项活动还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组织评选的“银鸽奖”优秀项目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