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闻聚焦 > 简讯
简讯 College News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全球气候政治走向与中国的作用”国际研讨会
2019/02/21   阅读:4160

    2019年2月21-2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主题为“全球气候政治走向与中国的作用”国际研讨会,重申《巴黎协定》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探讨2018年波兰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后全球气候政治走向及中国的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主任潘启泰(Stefan PANTEKOEK)致大会开幕词。

    杨剑副院长论述了当前全球气候问题的紧迫性,强调了气候问题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潘启泰主任也认为,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他同时指出,国际社会达成的推进全球减排的共识以及波兰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联盟驻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代表团副团长Dimitrios ZEVGOLIS、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国际合作部主任柴麒敏、美国国务院前副法律顾问Susan BINIAZ等做会议引导发言。德国气候发展咨询主任Thomas HIRSCH、澳大利亚前贸易谈判副代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监管与全球治理学院名誉教授Howard BAMSEY等对联合国气候峰会做了政策分析和评估。



    本次会议共邀请到40余位专家学者(包括欧盟气候变化谈判副代表Dimitrios Zevgolis、前澳大利亚气候变化特使Howard Bamsey、前美国国务院副法律代表Susan Biniaz等曾经参与过气候变化法律起草和谈判的重要专家),共同就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4)的成果评估与展望、气候变化造成的安全挑战与适应措施、转型正义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多边气候治理系统的未来、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会议聚焦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成果的评估和展望、气候适应和变化问题带来的安全挑战、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气候治理领域的联合国系统、2019年气候变化大会展望等五个议题。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面对的减缓、适应、市场机制、制度创新等不同问题进行了案例分享和讨论,同时对气候治理中的宣传、实践以及具体运行中所涉及的公平性等问题进行了对话。此外,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不同利益攸关方在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专家们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被学者们反复强调。

    会议总结部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主任潘启泰做了发言。于宏源所长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强调了当下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和气候治理进程本身对于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行为体的重要意义,以及不同治理主体间共识对于气候治理的重要作用。潘主任则指出了气候变化本身所涉及的众多相关议题及其全球性影响。潘   主任还简要回顾了各国在减排上所作出的努力,并强调了进一步推动气候议程中来自各界持续关注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