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中国企业走进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研讨会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共谋发展大局,开辟美好未来”为主题,讨论如何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和构建更广泛伙伴关系。研讨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以及《亚太日报》的共同支持下举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张秋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周海洋主持开幕式。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致辞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在致辞中说道,经过十年的合作发展,金砖国家机制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闪亮招牌,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她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金砖国家机制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我们与其他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始终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开放、合作、供应的精神,立志于构建更密切更全面更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致辞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在致辞中说,上海非常重视金砖国家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希望在金砖国家合作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伊始,上海便开始探索强化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于上海企业“走出去”战略有着关键作用,也有越来越多的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企业落户上海。上海期待作为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强化上海与金砖国家金融市场的联系,就创新发展模式、深化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等开展更深入和广阔的合作。他指出,上海各界为促进金砖国家合作走向深入做了大量工作,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和上海社科院联合组建了“金砖研究上海学术共同体”,相信上海各界的通力合作必将使金砖国家发展的未来更加光明。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俭致辞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社理事会副主席张秋俭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主场外交的一个大年,“一带一路”高峰会谈和金砖国际峰会相继在中国召开。随着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以及相互之间投资贸易量的增长,金砖国家既成为了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也在朝着构建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发展。另外,张秋俭指出,金砖国家合作不同于西方七国集团之处在于,它关注的议题更加全面,更具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张秋俭认为,企业和智库在深化国家间合作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应当引领合作方向,创新合作思路,夯实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认为,新兴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平稳增长,这给新兴经济体国家带来了机遇,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但新兴经济体仍面临着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制约及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了解并不充分,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交流。他说,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应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中国要团结各新兴经济体国家,把握话语权,探寻各国共同的诉求点,强化新兴经济体的集体身份。中国的企业也应该敢于担当,积极探索有特色的沟通机制,通过公共外交的相关政策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理念,促进经贸合作,增进友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致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为,“金砖国家”从最初的一个学术概念,也已变成一个发展势头好、发展潜力大、日趋成熟的合作机制。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是外国整个社会,而不只是与之合作的外方企业,中国企业走进其他金砖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能否成功,在于对方是否了解中国,信任中国。他表示,“走出去的企业承担了公共外交的任务也是沉重的,我们不能让每个企业孤军作战,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援他们。”赵启正提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可以提供相关的政治经济的公共外交指导意见。
开幕式之后的互动对话环节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博士主持,与会嘉宾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金砖国家合作新态势”、“金砖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发展战略对接”、“金砖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经验和案例分享”为题,分享了他们对如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精彩见解,共同解读中国和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政策、展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机遇和挑战,交换中国企业对外经济合作、投资、贸易的经验和案例,为企业界更好地认知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机遇和国际作用提供参考。
多家主要媒体对会议做了报道,如人民网、央广网、新华网、香港商报、新民晚报、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