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闻聚焦 > 简讯
简讯 College News
陈东晓院长受邀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并点评峰会成果
2017/05/16   阅读:3537

2017513—1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受邀赴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参加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研讨。



陈东晓院长点评峰会成果:

一带一路建设要不断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昨日下午在京顺利闭幕。与会嘉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对本报记者表示,高峰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四年来,经过梳理与宣介,交流与会,成果超出预期令人振奋。如果说之前国际上存在一些杂音,这次起到了增信释疑的效果。中国倡议获得了多方认可,成果丰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建设信心。

印象:与会者对中国认可度很高

?作为与会嘉宾,陈东晓充分感受到了论坛的热烈气氛。他注意到,在场内与会者反应积极,在舆论层面更是受到了中外主流媒体的热烈关注和积极评论。

大家对中国建议的重视和认可程度,以及今后的期望都在提高。陈东晓说,外国与会者对于中国及中国领导人所表现出的尊重和敬意也令人印象深刻。中方不仅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自身也在积极实践,使得这一理念的国际认知度大幅提升。这几年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提高,我们有力地回应了质疑。正本清源,提高了正面预期。

??陈东晓还指出,此次论坛在会议议程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国际化多边化特点,与国际主流议程衔接在一起。尤其是在当前美欧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得到了众多国家支持。在国际上发挥了引领作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一种相互补充,越来越得到认可。

成果:五通取得积极进展

??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各方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这是首份关于一带一路国际性、权威性、系统性的政治文件,凝聚各方共识,勾画未来图景。

??通过此次论坛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惊喜地发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期。陈东晓说。作为东道主,中国积极推动与会各方形成共识。习主席在致闭幕辞中总结了会议达成的5点重要共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五通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设施联通层面上对于中国经验的分享,以及资金融通层面对突破融资瓶颈做出的努力。他注意到,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政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并没有偏离合理的市场原则。有利于调动国内外多方的社会资源。陈东晓特别提到,民心相通相当于空气,失之难存。中国已经充分看到了重要性,在这次平行论坛上广泛讨论民心相通,让有关成果更广为世界所知。

未来:脚踏实地推进建设

??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主席在论坛上的详细阐述,为一带一路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陈东晓认为,接下来仍要需要带着清醒的认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首先,要做好预期管理,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正如习近平主席讲话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工程,需要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大家共商、共建和共享。陈东晓说,风险和收获也要一起分担。

??其次,五通要平衡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尤其在政策对接环节,在长期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探索如何减少制度性的交易成本。

??第三,还要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集体认同。民心相通,共享历史记忆和经验,反过来促进共商共建的水平,有助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对接中的优势互补,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问题。通过建设和发挥参与国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各国工业化的能力,使有些欠发达的小伙伴在新一轮全球化价值链上得到提升。

??此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于安全和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其他非公共产品要注意区分。对于普遍受到关心的公共产品,要更积极地投入建设。

前路无疑是光明的。陈东晓认为,过去几年在国际合作遭遇国际环境经济下行、欧美保护主义上升、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的挑战的大环境下,我们依然克服困难、取得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成绩,接下来更要继续脚踏实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新民晚报,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