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勉主任在中拉智库交流论坛发表演讲
2016/09/10 阅读:2248
7月2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应邀出席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拉智库交流论坛”,并发表晚餐演讲。张明德研究员也一同出席了上述活动。

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首先,衷心感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参加本届“中拉智库合作论坛”。本人又应邀在今天晚宴上发表讲话,更是深感荣幸。
在今天一整天的会议上,与会的嘉宾和代表对中拉的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等关系的发言深刻而富有启示,本人在此仅就“智库交流在中拉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各位。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以下简称“中拉关系”)是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层面,中拉都是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全球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加强双方战略协调更为迫切和重要。在跨地区层面,中国所在亚洲和拉美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也是主要新兴大国的所在地区,它们之间的跨地区合作具有时代进步的新意义。在双边层面,中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局面更趋稳固。
首先,中拉智库是双方合作的推进者。中拉都拥有数目可观和水平上乘的智库,它们为双方关系在最近10余年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双边关系方面,智库是双方战略或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者。在跨地区合作方面,智库是中国/东亚与拉美跨地区合作的提倡者。在全球合作方面,智库是双方在20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等国际体系改革的智力支撑者。
其次,中拉智库是未来共同发展的咨询者。作为战略和政策的研究者,中拉智库既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双方未来共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中拉在未来都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课题。而且,中国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拉美学界认为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拉美发展的“黄金十年”,“机遇的十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里,拉美有可能替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在连续十余年的发展基础上,拉美国家发展的信心倍增,一些国家相继提出了未来5—10年的新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三,中拉智库在深化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在政治外交上,中拉智库要分别和共同推动双方对国际形势总体评估、国家内外战略和政策以及具体操作上发挥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集中厚植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增加合作新重点和新亮点,例如加强在国际体系改革方面的政治磋商和战略政策协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中拉智库需要为本国经济、对方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好参谋,为解决各自的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搞好研究,为建构和发展双方交流平台而作出实际贡献,为走出一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功之路进行理论和学术创新。在文化和民间交流方面,中拉智库要顺应时代潮流和新媒体发展,分别向己方和对方推介合作的基础、现状和前景,成为夯实双方国内支持基础的正能量。在“二轨对话”方面,中拉智库更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双方关注的重大问题上加强交流,在双方提倡的规划和计划方面,更是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对中国政府提出的适时建立中拉合作论坛的倡议方面要有智库的作用,对倡议进行设计、评估、修改、推介和落实等。
第四,中拉智库还要深化和升级。在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共同主办下,中拉智库交流平台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并正在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本人建议我们参与者共同筹建中拉智库理事会,继续推动共同研究和相互交流,特别以此给予拟议中的“中拉合作论坛”以智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最后,中拉智库不仅要相互合作交流,而且还要以更广阔的视野、长远的目光和包容互鉴的精神加强同第三方智库的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业而集聚人类一切文明智慧,并作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智库交流在中拉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杨洁勉
2013年7月22日·北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杨洁勉
2013年7月22日·北京
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首先,衷心感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参加本届“中拉智库合作论坛”。本人又应邀在今天晚宴上发表讲话,更是深感荣幸。
在今天一整天的会议上,与会的嘉宾和代表对中拉的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等关系的发言深刻而富有启示,本人在此仅就“智库交流在中拉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各位。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以下简称“中拉关系”)是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层面,中拉都是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全球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加强双方战略协调更为迫切和重要。在跨地区层面,中国所在亚洲和拉美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也是主要新兴大国的所在地区,它们之间的跨地区合作具有时代进步的新意义。在双边层面,中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局面更趋稳固。
首先,中拉智库是双方合作的推进者。中拉都拥有数目可观和水平上乘的智库,它们为双方关系在最近10余年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双边关系方面,智库是双方战略或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者。在跨地区合作方面,智库是中国/东亚与拉美跨地区合作的提倡者。在全球合作方面,智库是双方在20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等国际体系改革的智力支撑者。
其次,中拉智库是未来共同发展的咨询者。作为战略和政策的研究者,中拉智库既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双方未来共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中拉在未来都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课题。而且,中国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拉美学界认为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拉美发展的“黄金十年”,“机遇的十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里,拉美有可能替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在连续十余年的发展基础上,拉美国家发展的信心倍增,一些国家相继提出了未来5—10年的新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三,中拉智库在深化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在政治外交上,中拉智库要分别和共同推动双方对国际形势总体评估、国家内外战略和政策以及具体操作上发挥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集中厚植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增加合作新重点和新亮点,例如加强在国际体系改革方面的政治磋商和战略政策协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中拉智库需要为本国经济、对方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好参谋,为解决各自的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搞好研究,为建构和发展双方交流平台而作出实际贡献,为走出一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功之路进行理论和学术创新。在文化和民间交流方面,中拉智库要顺应时代潮流和新媒体发展,分别向己方和对方推介合作的基础、现状和前景,成为夯实双方国内支持基础的正能量。在“二轨对话”方面,中拉智库更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双方关注的重大问题上加强交流,在双方提倡的规划和计划方面,更是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对中国政府提出的适时建立中拉合作论坛的倡议方面要有智库的作用,对倡议进行设计、评估、修改、推介和落实等。
第四,中拉智库还要深化和升级。在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共同主办下,中拉智库交流平台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并正在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本人建议我们参与者共同筹建中拉智库理事会,继续推动共同研究和相互交流,特别以此给予拟议中的“中拉合作论坛”以智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最后,中拉智库不仅要相互合作交流,而且还要以更广阔的视野、长远的目光和包容互鉴的精神加强同第三方智库的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业而集聚人类一切文明智慧,并作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