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中的东亚格局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国际研讨会
.editorFlashVideo{display:none;}
2016/09/10 阅读:1512
2009年11月23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共同举办 “变动中的东亚格局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国际研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原会长熊光楷上将、驻日使馆武官徐京明少将,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加藤弘一、山崎拓,以及前日本防卫大臣久间章生等出席。会议还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上海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国内知名学者,共同研讨东亚新格局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洁勉院长主持此次研讨会。中日两国代表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积极、深入、富有成果的讨论。
国际形势及中日美三边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洁勉院长致词,欢迎日本资深政治家、熊将军、及各位知名学者与会。同时,杨院长在发言中强调,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亚洲国家正致力于建设我们的共同体关系。
加藤弘一表示,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日本的国内政局都在发生变化,而且日本的政局变动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改变。日本的对外政策由“亲美”路线转变为“入亚”路线,为建立东亚共同体创造条件。但美方对此表示了明显的不快。另一方面,过去日本的外交政策以“价值观外交”为核心,鸠山政权上台后突变为“友爱”、“入亚”等外交政策,同时一下子拉近了与中国的关系。但从未来长期的走势来判断,“等边三角形”的中日美三边关系较为妥当。另一方面,在谈到G20问题上,加藤强调G20中的核心应该是G6,G20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G6的凝聚力和决策力。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强调,东亚格局的变化特点是由中日美三国的共同政策调整所决定的。具体而言,美国的亚洲政策特点是传统的同盟关系与多边关系的整合;日本的亚洲政策是促进对美、对亚的平衡;中国的亚洲政策是进一步发展对日、对美的关系,推动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各方的亚洲政策调整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展开地说,美方的调整主要因为①亚太地区的迅速发展;②金融危机促使美方希望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 ③美国不希望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实力上升,以削弱美方的影响力。同样,日方调整的原因也主要有3个方面:①日本国内自主意识的加强;②美国单一的经济支持已经不足以帮助日本经济的增长;③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意识到市场单一化的弱点,希望实现多极化的市场。总体而言,日美的亚洲政策调整有利于中国地位的提升,而且中国也希望通过加强对日、对美的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美军普天间基地的迁移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寄南研究员,借助今夏前往日本冲绳国际大学讲座之际,实地考察并深切感受了日本冲绳民众对驻日美军的反感之情。美军飞机发出的巨大噪音以及官兵的不守秩序,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等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加剧了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将美军基地搬离普天间的决心。但日美之间围绕着“县内迁移”和“县外迁移”存在巨大分歧。另一方面,2010年1月名护市市长选举、以及11月冲绳县县长的选举结果,将给驻日美军迁移问题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山崎拓表示,此前不久曾参加在普天间举办的报告会,也深切体会到普天间的居民反对机场的继续存在,希望尽可能地早日解决此问题。但是,事实上日美之间就基地问题早已达成了协议,即约8500名美军官兵移驻关岛,而且此协议已提交国会获批。因此,迁移与否关系到协议遵守的责任问题。另一方面,鸠山深知基地迁移的复杂性及其与对外政策的关联性。若此事不能在年内解决,则日美关系将出现明显的裂痕。
日本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表示,日美双方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始终未能解决冲绳美军的迁移问题。当初日方曾综合风向、地形、林木等多方面因素,提出过一个替代基地的提案,但遭到美方的反对。此外,久间本人在担任日本防卫大臣时,曾就此事与美军方代表进行过磋商,希望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但现在美国的总统、国防部长等相关人员发生了变动,日本的国内政治也出现变化,所以原定的计划就无法顺利实施。因此,美军的基地搬迁问题很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即普天间基地被原封不动地保留并维持现状。
关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表示,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主要存有3种态度。具体而言,中国希望以“10+1”为基础,“10+3”为主渠道,“10+6”为重要战略论坛。日本希望的是“10+6”模式,但不包括美国的参与。美方期望的是亚太共同体。这3种意见能否取得协调,将影响亚太地区长期的战略问题。而且,中日美3方都存有重要的共同利益,所以3个方案可以视为3个阶段性目标来得以实施。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10+3”模式是可行的而且正在进行中,之后可以将其范围扩大至“10+6”,最后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整合,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这样,3方案的整合都符合我们各方的利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也应该在这一大格局下展开。
日本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表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提出建立一个只由本地区国家组成的“东亚核心经济论坛”,那是脱离美国的共同体构想,因此招致了美国人的不高兴。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其对亚洲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马哈蒂尔的脱美构想令美国人失望,才引发美方的愤怒。
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山崎拓表示,考虑到欧盟国家在宗教、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类似度,与此相比亚洲国家间并不具相同特点,因此实现以欧盟为参照的亚洲版政治共同体有一定难度,应该以实现经济共同体为目标较为恰当。另一方面,鉴于中美间紧密的经贸关系,中方又是美国国债的最主要持有者,同时通过此前奥巴马亚洲之行,其在华停留4天,而在日本只停留了1天的巨大反差,说明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10+6”的模式是较为可行的。
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可能性与障碍
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山崎拓在回答日方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上表示,自卫权问题是以修宪为前提的。日本是一个法制国家,不可能因为一个政党的上台,就修改国家的立国之本----宪法,这一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现行的宪法如果不修订的话,就无法承认集体自卫权这一问题。如果修订宪法,则又将涉及宪法第9条的相关问题。而且,如果能够承认集体自卫权,那么日美同盟关系中的基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陈友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