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重塑非正式的全球治理: 不同出路的思考
2016/09/10 阅读:1497
2009年6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主办、海利根达姆进程支持小组协办的国际会议“重塑非正式的全球治理: 不同出路的思考”在上海虹桥迎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南非、墨西哥等国的官员、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全球治理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博士、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蒂分•梅埃 (Stefan Mair) 博士、德国驻沪总领事阿尔伯希特•冯•德•海顿先生 (Albrecht von der Heyden)为会议做了欢迎致词。
对于海利根达姆进程的工作方法、目标和治理角色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该进程是一个非正式的对话机制,由2007年海利根达姆八国峰会发起,成员包括8国和5国集团的13个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它的主要目标是在投资,能源,发展和研发创新这四个领域内推进不同国家之间在更有弹性和更有互动性的非正式层面进行对话,开展协商,建立共识,以帮助国家间的正式对话和磋商能更有效得进行,并取得更有建设性的实质性成果。用海利根达姆进程支持部主任乌尔利奇•本特布什的话来说,非正式性是这一进程的特点,也是它的“魅力”,正因为非正式机制可以避免正式机制所繁荣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循的规范,以及因此给国家领导层面的磋商和讨论带来的约束和限制。
围绕着海利根达姆这一新型的治理和对话机制,与会成员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一机制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保持市场的开放和投资的自由流通,这一机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等正式的国际组织的作用和运作比较,是改造还是继续保持现有的8+5和20国集团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式治理机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全球治理机制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以中国为代表的崛起中的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对于各自的需求,利益以及国际责任不同的观点,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在对全球问题的共同治理中对待这些差异。本年度8国集团峰会将于7月在意大利召开,为此,意大利驻华大使专程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就本届八国峰会的前景进行展望,并引起了代表的热烈讨论。
本次国际会议的一个核心共识是,有效合理的治理需要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之间的互补。海利根达姆进程的出现是令人欣喜的,也是值得各国和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的,因为它是全球问题治理领域的一个新举措,它也代表着未来全球治理的一股新趋势。(张璐整理)











对于海利根达姆进程的工作方法、目标和治理角色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该进程是一个非正式的对话机制,由2007年海利根达姆八国峰会发起,成员包括8国和5国集团的13个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它的主要目标是在投资,能源,发展和研发创新这四个领域内推进不同国家之间在更有弹性和更有互动性的非正式层面进行对话,开展协商,建立共识,以帮助国家间的正式对话和磋商能更有效得进行,并取得更有建设性的实质性成果。用海利根达姆进程支持部主任乌尔利奇•本特布什的话来说,非正式性是这一进程的特点,也是它的“魅力”,正因为非正式机制可以避免正式机制所繁荣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循的规范,以及因此给国家领导层面的磋商和讨论带来的约束和限制。
围绕着海利根达姆这一新型的治理和对话机制,与会成员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一机制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保持市场的开放和投资的自由流通,这一机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等正式的国际组织的作用和运作比较,是改造还是继续保持现有的8+5和20国集团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式治理机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全球治理机制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以中国为代表的崛起中的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对于各自的需求,利益以及国际责任不同的观点,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在对全球问题的共同治理中对待这些差异。本年度8国集团峰会将于7月在意大利召开,为此,意大利驻华大使专程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就本届八国峰会的前景进行展望,并引起了代表的热烈讨论。
本次国际会议的一个核心共识是,有效合理的治理需要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之间的互补。海利根达姆进程的出现是令人欣喜的,也是值得各国和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的,因为它是全球问题治理领域的一个新举措,它也代表着未来全球治理的一股新趋势。(张璐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