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News
第五届中韩美三边论坛
2016/09/10   阅读:1566
2009年4月2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了第五届中韩美三边论坛。与会的中韩学者就金融危机对中韩关系的影响、中美关系、朝核问题、东北亚安全合作、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调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1、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是根源众多,因此挽救危机需要重新规划国际经济格局。就韩国本身而言,为了更好地与中国等其他东亚国家合作,朝鲜半岛的经济重心也应该向西南方向转移。但是这个过程很难,韩国也必须应对合作过程中的挑战:一是中国国内的“反韩”情绪以及中国政府对韩国的重视程度减轻;二是中美之间的竞争方式为零和游戏,韩国有被夹在中间成为“三明治”的感觉,难以做出取舍;三是中韩对于开放式的地区主义的内涵有不同看法,韩国认为中国推行的地区一体化政策是扩大后院的行为。
韩方认为可以考虑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东亚经济合作框架的建立也会间接有利于朝韩问题的解决。中韩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合作,当务之急是立即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企业并购面临的法律问题、中韩之间的贸易赤字问题。
2、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等结构性问题。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此次危机也是一个机遇。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成功,中国将会取得新的国际地位。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能否说服世界中国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挑战者,中国没有必要改变现有的体系。
人民币走自由兑换道路的方向没错,关键在于如何抓住时机,不应让世界感觉中国正在利用此次危机急于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中国在伦敦峰会上超国家主权货币的提议与现实不相符合,比较激进,也改变了中国在外交事务中一贯低调的形象。现在就宣扬中国的强大实力为时过早,只能增加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阻力。虽然中国的人民币已经在自由兑换度和被接受度有了进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不必急于让人民币自由化,而应更多地与西方合作,更多关注多边解决方案而不只是中美双边经贸关系。
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前一直批评中国政府对经济干涉过多,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现在金融危机下众多西方国家都加大了政府干预的力度,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利用好媒体来争取更多发言权。中国应该重新定义“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带领东亚给世界贡献一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增长模式。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更加重视环保、节能、社会进步等因素。
3、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对台政策取得了成功,中日关系发展迅速,以及中国、日本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东亚地区的经济重心已经向西南转移,这也需要韩国及时调整经济重心,更好地参与到东亚经济合作中。韩国在东南亚地区,相比于中国和日本,没有历史负担,形象也比较正面,这些都是积极的因素。韩国还应该避免给东南亚国家造成资源掠夺者的印象。当然,由于韩国的经济规模比较小,韩国不可能取代中、日在东南亚的地位。
韩国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2009年年底或者2010年年初就可以全面生效。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做国内一些反对者的工作。对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也怀有期待。目前韩国国内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最大担心是对韩国农业的冲击,实际上这个担心被夸大了,比如韩国牛肉就成功抵挡住了美国牛肉的竞争,保持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4、对地区合作的影响
中美在全球层面上是对霸权地位的竞争,中日则在东亚层面上进行主导权的竞争。地区合作的目标是地区经济自由一体化,而全球合作的目标是更好地调节地区间的竞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采用了双重标准,一方面鼓励东亚国家实行自由经济,另一方面又在威胁采取保护主义。
韩方认为,正因为东亚的地区主义是开放式的,所以东亚国家实际上没有非常强烈的地区意识。
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应该平衡对东北亚政策和东南亚政策。在10+3合作与FTA框架中,中国以往实行的是先双边后多边的道路,但是现在应该两者并行不悖。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问题上,应该更多倾向于3+10,强调中、日、韩三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朝鲜半岛最近的发展趋势
1、关于朝核问题
朝鲜的行为激化了局势,增加了对韩、美的敌意。奥巴马政府对朝鲜的重视度很低。难以预测朝鲜何时会返回谈判桌,但从过去的经验看,朝鲜早晚会回到会谈中,但不一定是六方会谈的框架。
朝鲜的举动使得它近期看起来像是一个赢家,但长期来看是一个失败者;而中国近期内似乎是失败者,但从长远看,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朝鲜被核国家或者有核能力的国家所包围,但朝鲜能够利用核牌与其他国家讨价还价,这是很少见的。实际上朝核问题是中美之间在博弈,朝鲜也只是在打核牌。中、美、朝三国都倾向于维持现状,对于朝鲜的核武器既不确认也不否认。对于朝鲜的核计划,中美两国关心的重点不同,华盛顿更关心的是扩散问题而不是朝鲜本身的核发展,而中国更关心的是朝鲜的核能力建设,这可以从朝鲜核试验之后中美的不同表态看出。
朝鲜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主动放弃核武器。韩国国内确实有一些人认为朝鲜拥有核武器对韩国来说并不是最大威胁,将来在朝韩统一后核武器就会成为共有,但是韩国的知识分子和了解情况的人士都反对这种观点,因为他们知道朝鲜的核武器是非常低级的,不能构成战略力量。而且如果朝鲜政局出现动荡,核武器就会对韩国构成严重威胁。
2、关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
不要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新政策和变化寄予过高的期望。奥巴马政府目前主要关注于应对国内问题,对外将主要加强双边同盟,采用多边合作的方式,美国将更多扮演“制衡力量”的角色和更多运用“巧实力”。美国因为要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革新政策,实际上是一个革命性的国家。而中国除了台湾问题外,虽然是美国的挑战者,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现状维持者。
3、关于美朝关系
虽然朝鲜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双边会谈,声称要与美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这实际上不是朝鲜本来意图。因为如果朝美关系正常化,那么朝鲜的制度、体制、机构设置等都要进行调整,与国际接轨,这是现在的官员们不愿意接受的,因此朝鲜更愿意维持现状,维持现有体制,利用核牌与美国进行博弈。
4、关于六方会谈的未来
朝鲜领导人非常知道六方会谈对于中国的意义,此次退出实际上是在打“中国牌”。
六方会谈框架中,积极的是中、美、朝、韩四国,而日本和俄罗斯持消极态度,因此有必要探讨排除日、俄进行四方会谈的可能性。实际上四方会谈也一样可以满足朝鲜的需求。从奥巴马政府的倾向来看,美国愿意继续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