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闻聚焦 > 简讯
简讯 College News
第八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颁奖仪式暨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2016/09/10   阅读:2779
2016年6月28日,第八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颁奖仪式暨第十九届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杨洁勉会长、《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柳国彪出席会议并代表主办方为获奖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颁奖。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方晓秘书长主持颁奖仪式。

与会代表合影


杨洁勉会长等为获奖者颁奖


方晓秘书长主持颁奖仪式


甲组获奖者合影


乙组获奖者合影
    杨洁勉会长在开幕致辞中对参加征文的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一要打好基本功,做到厚积薄发;二要明确研究的目的,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国家发展服务。三要以金仲华等先辈学人为榜样,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


杨洁勉会长致辞


缪克构副总编辑致辞


柳国彪副市长致辞
在随后举行的青年论坛中,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苏长和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主旨演讲。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严安林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参会人员围绕着“南海问题与亚太安全”、“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非传统安全与国际治理”三个主题对自己的获奖论文进行了介绍,并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苏长和副会长作主旨演讲


严安林副院长作总结发言







青年学者论坛
第八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应征稿件80余篇,参赛学者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征文分为研究人员与博士研究生组(甲组)和硕士研究生组(乙组)两个组别分别进行评比,经过评审专家两轮的匿名评审,两组各评出优胜论文9篇。上海交通大学荣正通和国际关系学院马跃堃同学分获甲乙组一等奖。
第八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甲组(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获奖名单
名  次 作  者 论文题目 工作单位/职称
一等奖 荣正通 试论中美南海博弈中的知觉因素——基于身份认知和信号识别的视角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员  
二等奖 曹德军 外交网络与资源汲取:大国争取国际支持的策略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蒋力啸 试析指数的本质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实习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  勇 印度对非发展合作中的能力建设:
以泛非电子网络计划(PAeN)为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讲师
三等奖 蔡  亮 “对冲”视阈下安倍内阁对华外交模式探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葛红亮 心理不安与行为调适:南海局势“失衡”下东盟的区域安全实践 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
唐慧云 权力、制度、观念视角下美国战略东移分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周士新 东盟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分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周云亨
王  双
国际油价暴跌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浙江大学副研究员
浙江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


第八届“金仲华国研杯”征文乙组(硕士研究生)获奖名单
名  次 作者 论文题目 学校/职务
一等奖 马跃堃 中美海权竞争的“长和平”——基于一种策略选择模型的探析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等奖 韩  泽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比较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叶圣萱 东亚秩序变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田胡杰 论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转换来看命运共同体理论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三等奖 陈佳骏 塑造中的全球协商治理 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
邢瑞利
刘艳峰
安全私人化的兴起:内涵、机制与影响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孙  茹 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的机理分析——以中拉论坛建立为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鲁  力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突出趋势特征及中国应对 外交学院硕士/政见网观察员
王晨光 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和中国北极参与策略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